國外名人勵志故事
有很多國外名人的勵志小故事都是非常正能量的,值得我們收藏閱讀,國外名人的勵志故事教我們如何去面對生活,追求卓越的品質;教我們怎樣超越自我,實現夢想。它就像一顆指路明星,帶領我們走向成功。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國外名人勵志故事范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國外名人勵志故事【篇1】
華特·迪士尼作為商人如此成功,人們通常很難相信他是從商業畫家起步而最終成為完美的夢想家的。夢想不僅不是華特的絆腳石,反而是他創造力的源泉。但是華特深深知道,夢想就算五彩斑斕或者石破天驚,也需要從細節處一一落實。不管是在卡通制作還是樂園建設中,華特都拒絕以次充好、以劣質產品欺騙觀眾的行為。追求完美,成了華特及迪士尼公司的理念之一。
1940年2月,《木偶奇遇記》正式公映,《紐約時報》盛贊它是“有史以來最優秀的卡通片”。但鮮為人知的是,該片曾遭遇難產。當時,光是制作木偶人杰佩托和匹諾曹的故事就花了六個月。動畫師小組把這個精雕細琢,耗時耗力,跟真人大小差不多的木偶人物創作了快一半的時候,華特突然叫停。他說,匹諾曹看上去太呆板了,而小蟋蟀的樣子像個曲棍球。雖然已經耗資50萬美元,但華特毅然決定將之前的努力放到一邊,他把有“最有天賦的年輕動畫設計師”之稱的金博爾叫到辦公室,向其闡述了自己對這部電影的夢想和對小蟋蟀的看法。在業界看來,這部電影雖然還未公映,但是已算優秀,華特本來可以對這部電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反正也不會對他的公司或者本人的聲譽造成什么嚴重的損害,而且還可以節約一筆可觀的開銷。但華特看得出“還可以”跟“優秀”之間的差異,他不準備妥協,于是才有了后來好評如潮的《木偶奇遇記》。
20世紀50年代初期,迪士尼樂園在建時,華特就常常親臨現場檢查每一個細節。他雇傭的員工團隊都極富創造力,并且知識淵博,他和他們一起度過了大量的時間。他參與到主題樂園從景觀到景點再到音樂的整個設計過程中。
但是,后來他做了一些頗不尋常的事:樂園竣工后,他要求從普通電工到高級管理人員在內的所有員工全部參與到對樂園的測試行動中,以便發現問題。雖然華特追求完美的行事風格早已廣為人知,但樂園開業在即,這么做無疑會浪費不少時間和錢財。試想下,樂園馬上就要啟用,而你卻跑去問看門的、開電梯的那些底層員工有什么看法,這不是匪夷所思嗎?華特的要求似乎不著邊際,但事實證明華特的做法是正確的,因為只有無懈可擊,只有盡善盡美,才能獲得顧客的青睞。
有個建筑工人叫約翰,來自于路易斯安那州的港口地區。約翰在測試后告訴華特:“肯定哪個環節缺了點什么,不過現在我也不知道問題到底出在哪里了。”華特毫不猶豫地說:“繼續測試,直到你找出問題在哪兒為止。”后來約翰在加勒比海盜景點來回轉悠了好幾圈,終于發現了問題所在:在熱帶地區,夜晚總是會有螢火蟲飛來飛去,但迪士尼樂園看不到螢火蟲的影子。很快,華特就解決了這個問題,他讓螢火蟲閃亮在自己的加勒比虛幻世界。
在迪士尼世界里,任何創意的實現靠的不是機會,而是精心策劃,認真執行。對于失誤和紕漏,迪士尼都是零容忍的。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追求完美成就了迪士尼,這是值得每一個企業甚至個人學習的。
國外名人勵志故事【篇2】
20世紀50年代,一位名叫桑迪的美國窮小子在紐約郊外的杰斐遜港鎮上,與一位叫瓊的姑娘結了婚。結婚后,他們的所有財產只是妻子的陪嫁3500美元。一段時間內,他的薪水甚至無法同時支付牛奶費和購買嬰兒尿布。后來,妻子把陪嫁錢拿出來,讓他在鎮上開一家生牛屠宰作坊,專賣牛肉。
小鎮上還有一家牛排餐廳,那里的生意非常好,每天都能為桑迪的牛肉作坊銷掉不少牛肉,再加上外地的訂貨,桑迪漸漸有了一些多余的錢。但是好景不長,沒過多久,牛排餐廳因為內部管理和經營策略上出現問題,生意越做越差。
發愁的人其實還不止餐廳老板,因為餐廳的生意下降在無形當中也減少了桑迪的牛排銷售量。最后,桑迪經過仔細考慮后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買下那家餐廳!
他的妻子不解地說:“你瘋了嗎?買下那家即將倒閉的餐廳?它能為你帶來利益嗎?”
“能!而且買下它以后,我們所擁有的價值就不是1+1=2了,”而是等于4!”桑迪回答。
幾天以后,桑迪在妻子的擔憂中用他們的全部積蓄——5000美元買下了那家餐廳。他對餐廳的經營做了一系列大膽而富有創新的改革,還聘請了最好的廚師來做牛排,漸漸地,餐廳的生意開始好轉。餐廳的生意好了,牛排的銷售量自然就增加了。一年之后,桑迪成了全鎮屈指可數的富人。這時,桑迪對他的妻子說出了“1+1=4”的邏輯:原有的一家作坊加上一家餐廳,表面上看是“1+1=2”,但是我們經營餐廳在牛排的原材料上省去了一筆開支,節省下的成本實際上就是一種利潤,這就使1+1等于3了。至于牛排賣給自己的餐廳,表面上看是收不到錢,卻是一個非常固定的銷售點,再也不需要為如何才能保住這個銷售點而費腦筋了,而這省下來的精力,又可以用在開拓另外的牛排市場和餐廳的經營上,這又是一種無形卻巨大的財富,這樣一來,1+1就成了4!
經過幾年的商場打拼之后,桑迪到紐約成立了一家西爾森證券經紀公司,在隨后的數十年里,用“1+1=4”的理念運作了一連串并購和整合,最終與花旗銀行合并建立全球最大的金融公司——花旗集團,桑迪一人統領這家旗下有27萬名員工的大企業。
他就是連續多年被紐約證券交易所評為“最佳CEO”并且素有“資本之王”稱號的桑迪·威爾。
國外名人勵志故事【篇3】
1966年11月,前蘇聯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奧什市某中學校運動會拉開了戰幕,女子馬拉松正在進行。
其中一個女孩子名字叫做奧通巴耶娃,她身材中等,體形稍瘦,是三名最有實力的選手之一,大家對她很期待,許多同學熱情地支持她,并且在沿途設置了蓄水點,以便她可以及時補充能量。
比賽開始了。三名運動員馬上分出了高低,奧通巴耶娃體力好,遙遙領先于其他兩個同學,在跑到2/3距離時,她已經領先第二名100余米。但是在離終點還有兩公里時,她感覺自己的體力下降得厲害,腳下如灌了鉛般沉重,意識告訴她,今天后半程的狀態欠佳。正在此時,后面的一位同學超越了她,她鼓足力氣跟了上去。但還是與對手差了半臂距離。
奧通巴耶娃感覺口干舌燥,一位同學送給她一瓶水,她喝了幾口后,準備扔到地上,這也是長跑運動員的一種習慣姿態。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她竟然將那瓶水遞給了跑在她前面的同學,一切發生在瞬間。
比賽的結果可想而知,那個同學由于及時補充了能量,破天荒地打破了校馬拉松的運動會紀錄。
同學紛紛責怪奧通巴耶娃不該送那瓶水給對手。她在接受校雜志采訪時說:我已經體力不支,即使是補充水分也不可能戰勝她,我想幫助她打破紀錄,要知道,這個紀錄已經20多年沒被打破了。
這個叫奧通巴耶娃的女孩子,畢業后踏上政途,她先后擔任過古爾吉斯斯坦外交部長、反對派領導人,并且領導過“郁金香革命”。“視對手為朋友”是她一貫堅持的原則。這讓她無論在朋友中間還是在對手中間都贏得了良好的口碑。
20_年7月。吉爾吉斯斯坦發動騷亂,奧通巴耶娃臨危擔任吉爾吉斯斯坦過渡時期總統,成為吉爾吉斯斯坦名副其實的掌門人。
國外名人勵志故事【篇4】
尼克松因“水_門_”下臺后,很長時間里悶悶不樂,導致不斷感冒。那天早上,他去一家藥店買藥,老板遞上藥后說:“10美元25美分。”
尼克松翻遍了口袋,也只有10美元,于是不好意思地說:“出來得急,只帶了這么多。”
老板接過10美元,說道:“藥你拿去吧,治病要緊。”
尼克松說:“咱倆又不認識,你就不怕我忘了還錢?”
老板說:“忘了就忘了,沒什么大不了的。”
尼克松道了謝,便離去了。
經過一星期用藥,病情雖然有所好轉,但他還是有點兒不舒服,尼克松又去那家藥店買藥。老板給他拿了藥,說:“10美元25美分。”并未提起上次欠的25美分。
尼克松將這次藥款連同上次欠的25美分,一并遞給老板。老板卻微笑著問他:“你怎么多給了啊?”
尼克松說:“上次還欠了25美分,你忘了?”
老板依然笑道:“你不提醒,我還真就忘了呢。”
尼克松說:“你是小本生意,怎能忘了呢?”
老板說:“雖說是小本生意,但我對欠款從不記賬。我是這么想的,如果總將欠款記在那里,免不了時不時翻開賬本去回憶,時間長了,心理負擔加重不說,弄不好還會累出病來,忘了倒是痛快!”
老板的話,讓尼克松忽然意識到他是在暗示自己什么,就問道:“你一定認識我吧?”
老板說:“你以前不是當過總統嗎?”
尼克松若有所思地自言自語道:“是該忘記了。”
臨走前,他真誠地對老板說:“謝謝您給我上了一堂人生哲理課啊。”從此,尼克松放下了因丑聞帶來的煩悶,愉快地享受起了退休生活。
國外名人勵志故事【篇5】
喬納森是一名在白宮做勤雜工的黑人,他的妻子戴維斯也是一名白宮里的保潔工。一天,喬納森說他在鋤草時發現白宮的草坪上有幾只鵪鶉。戴維斯從未見過鵪鶉,想了解一下鵪鶉的外貌特征,喬納森卻以在白宮里鋤了一天草感覺很累為由給推辭了。當時,戴維斯很氣憤,負氣地說了一句:“你不給解釋,我去求助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
沒想到戴維斯真的這樣做了!當時,羅斯福回答得很詳細,并放下手頭上的書,然后和戴維斯一起來到草坪,指認不遠處那只栗黃色頭頂的小鳥就是鵪鶉。
總統正為應對糟糕的經濟而忙得不可開交,戴維斯不該拿這種小事打擾總統。為這個,喬納森十分責備戴維斯,認為她懵懂胡來,并警告說:“如果還這樣堅持下去的話,說不定明天就會被白宮炒魷魚!”
后來,這事被羅斯福知道了,他對喬納森說:“我不覺得戴維斯哪里做得不對,也看不出她的懵懂和胡來!喬納森,只是你把問題想得太復雜了。我告訴你,如果一個人連身邊的小事也解決不了,就別指望他去解決大事情了!”
喬納森還是“頂”了一句:“可我這是為總統您著想啊!如果每個人都在這個時候來打擾您,不就影響您的工作了嗎?”
“沒有!身為總統,大事情需要自己去解決,但也不能因此而忽視身邊的小事情。”能得到喬納森的了解,羅斯福很感動:“你說得也很有道理,但要分什么場合。如果實在太忙的時候,不能及時回答他人提出的小問題,但也要說一聲抱歉,并給他人解釋清楚有緊要事情在身,不能立馬回答。如果下次有機會見面的話,我會記起這件事的……”
“白宮的草坪上,隨時看到鵪鶉,如果你不把這件事看作是一件小事,答應明天帶戴維斯前去指認,你們夫妻之間就不會鬧出這么大的矛盾!”說完這些,羅斯福的話回到了正題,“別以為這些舉手之勞就能解決的事情是小事,就可以推諉,或不去理喻!如果這樣下去,積怨勢必越來越多,民憤就會越來越大。身為總統,不光能做大事,也要會做好小事。在大事與小事面前,我們不能因小而失大!”
“毋以小益而不修,毋以小損而不防”。羅斯福能成為美國任期最長的總統,這與他一生中所秉持的“小事不小”的態度是密不可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