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的名人小故事
世界上任何一位名人都是從凡人群體中孕育而生的,你知道有哪些勵志的名人故事?下面是小編為你準備的勵志的名人小故事,快來借鑒一下并自己寫一篇與我們分享吧!
勵志的名人小故事(篇1)
明代大學士徐溥自幼天資聰明,讀書刻苦。
少年時代的徐溥性格沉穩,舉止老成,他在私塾讀書時,從來都不茍言笑。一次塾師發現他常從口袋中掏出一個小本本看,以為是小孩子的玩物,等走近才發現,原來是他自己手抄的一本儒家經典語錄,由此對他十分贊賞。徐溥還效仿古人,不斷地檢點自己的言行,在書桌上放了兩個瓶子,分別貯藏黑豆和黃豆。每當心中產生一個善念,或是說出一句善言,做了一件善事,便往瓶子中投一粒黃豆;相反,若是言行有什么過失,便投一粒黑豆。開始時,黑豆多,黃豆少,他就不斷地深刻反省并激勵自己;漸漸黃豆和黑豆數量持平,他就再接再厲,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久而久之,瓶中黃豆越積越多,相較之下黑豆漸漸顯得微不足道。直到他后來為官,一直都還保留著這一習慣。
憑著這種持久的約束和激勵,他不斷地修煉自我,完善自己的品德,后來終于成為德高望重的一代名臣。
徐溥對自己行為的高標準約束顯示了他強烈的自律意識,即使是在個人獨處時,也能自覺地嚴于律己,謹慎對待自己的一言一行。慎獨是自律的最高境界,它能讓一個人在獨立工作、無人監督的時候仍然能夠不被外物所左右,而是絲毫不放松自我監督的力度,謹慎自覺地按照一貫的道德準則去規范自己的言行,一如既往地保持道德自覺。
勵志的名人小故事(篇2)
我在球場上的DNA,我是一個怎樣的球員占據了主導地位。我當時看到詹姆斯(哈登)正準備上籃,我本可以輕松地讓他完成上籃,但是我試圖去封蓋他。我起跳,然后我的腿撞到了,我低頭一看,腿斷了。
整個康復過程是非常艱難的。從第一天起,到一年之后,我依然還在康復,我依然還在努力找回(受傷前的)一切,以及更多。這是一段旅程。這是我必須經歷的一些事情,它會讓我變得更加強大。從重新學習走路開始,而且是穿著護腳靴子,我花了一周時間去適應,而且曾一度走十步路就會喘不過氣來。然后我必須學會穿著鞋子走路,正常地走路。然后再到學習如何跑步,如何起跳,如何空切,只是為了找回肌肉記憶。
我以前并不知道負重訓練和體能訓練的重要性。然后我做出了改變,關于讓我的身體如何做出反應。我一直努力訓練,我為自己的職業態度感到驕傲。但這幾乎就像是面對現實,它把我重新拉回到最開始的地方,付出額外的努力和訓練。當那些家伙在場上訓練的時候,我的整個訓練只能在自行車上度過。自行車訓練很枯燥,他們(其他球員)的訓練很累,很多人希望和我互換訓練位置,但這是相互的。我渴望變得更好,我渴望提升我的比賽,我非常認真地對待這個夏天。
籃球并不是一份工作,它不是我的工作,這是我喜歡做的事情。所以,我拋開外界的干擾。我不想只是做一些事情,我希望在一些事情上面做到最好。這就像是你正在做一些事情,但如果你沒有爭取做到最好的動力,我是這么來看待的,因為你只有一次機會,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打NBA。有太多的人渴望打NBA,有太多的人渴望打職業籃球,你必須不斷地努力,沒有捷徑可走。
勵志的名人小故事(篇3)
音樂家魯賓斯坦經常到好友畫家畢加索的畫室看他畫畫。一次,魯賓斯坦在好幾個月內看到畢加索不斷地在畫同樣的東西。背景是陽臺的鐵欄桿,近景是一張桌子、一瓶葡萄酒、一把吉他。
當畢加索畫了將近五十幅同樣的作品后,魯賓斯坦不耐煩地問:“每天都描繪同樣的靜物,難道你不厭倦嗎?"
畢加索反問道:“你不覺得自己在說廢話?難道你不知道,每一分鐘都是不同的我,每一個鐘頭都有新的光線,每天雖然看同一瓶酒,但我可以從中看到不同的個性,看到不同的酒瓶,不一樣的桌子,不同的世界里的不同的生命!在我的眼睛里,這一切都是不同的。”從此以后,魯賓斯坦在重復彈一首歌時,皆可彈出不同的韻味。
勵志的名人小故事(篇4)
伶牙俐齒?英勇智慧?咄咄逼人?人們對希拉里似乎總是褒貶不一,但有一點你無法否定,她盡對是世界第一流的女政治家。希拉里絲絕不比老公克林頓遜色,她不僅從小成就優良,出類拔萃,還表示出了極強的領導和社交才能。
希拉里誕生于芝加哥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4歲時的一件事錘煉了小希拉里剛強的意志和決斷力。當時,社區中有個霸道的小女孩總是欺侮希拉里,希拉里很懼怕,淚流滿面地向母親訴苦。母親告知希拉里,若遭到欺侮,就必定要絕不害怕地回擊。小希拉里的確這樣做了。此后,希拉里稟賦的引導才干日漸顯露,她身旁很快湊集了一大幫孩子。
貝克漢姆:從“賭局”中領悟父親的良苦居心
有誰統計過,貝克漢姆在球場上到底吸引過多少人的眼光?每當這位世界頂級球星的身影呈現在球場,無數的尖啼聲立即響遍全場,相機快門也閃個不停。小貝從3歲就開端踢球,盡管那時還是“玩”球多于“練”球,但父親一直苦心培訓他,頑皮的他漸漸奠定了對足球事業的酷愛。
上小學時,小貝跟父親之間甚至還商定了一個慣例“賭局”:假如小貝能站在禁區邊不助跑射門,每次把球踢中門柱,就能從父親那兒賺到50個便士。總是贏到零花錢的小貝很開心,直到長大成人后他才清楚了父親的良苦居心。
勵志的名人小故事(篇5)
2月25日,隨著胡潤全球富豪榜的發布,86歲的李嘉誠以億元人民幣的財富,再次榮登華人首富和亞洲首富兩大寶座。那么,作為指揮著橫跨52個國家的李氏商業帝國的首腦,李嘉誠的主要時間都去哪兒了呢?
對此,在一次回答記者關于“如何在大膽擴張中不翻船”的提問時,李嘉誠給出了答案,他說:“因為我90%的時間都在思考失敗。就好像在風和日麗的天氣時,如果你駕駛著以風推動的遠洋船,在離開港口時,你首先要想到萬一碰上10級臺風,你該怎么應付?雖然你出門時天氣晴好,但是你還是要估計,若有臺風來襲,在風暴還沒有離開之前,你要怎么辦?要知道,成功的效果是100%還是50%之差別根本不是太重要,但是如果一個小漏洞不及早修補,就可能帶給企業極大的損害。就像一只機械手表,只要其中一個齒輪有一點毛病,這個表就會停走了。一家公司也是如此,一個機構只要有一個弱點,就可能導致全部的失敗。因此,當我決定要投資一個項目時,我都會花上90%的時間,認真反復地研究該項目將來可能發生的各種壞情況,并提前準備好相應的解決辦法?!?/p>
正是由于李嘉誠把主要的時間都放在了研究失敗上,事先對每個投資的項目進行全方位的風險預測,才使得他自創業以來,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甚至是遭遇業務巨虧或經濟危機,都能保持盈利,并最終取得了今天令人矚目的輝煌成就。
勵志的名人小故事(篇6)
現代著名畫家徐悲鴻(1895--1953)年輕時(1919-1927)曾留學歐洲,學習西方的繪畫藝術。其間,為了祖國的尊嚴,為人沖和謙遜的徐悲鴻曾親自向一個洋學生挑戰賭造詣。 本世紀二十年代,中國人在許多西方人眼中不過是個愚昧無知的材料。那時,中國留學生在外國,不僅經濟上困難,政治上也倍受歧視。一個和徐悲鴻一同就學的洋學生看不起徐悲鴻,甚至公然對徐悲鴻說: "中國人愚昧無知,生就當亡同奴的材料,即使是把你們送到天堂里去深造,也成不了才。"
這種放肆的挑釁,深深激怒了懷有滿腔愛國熱血的徐悲鴻,他嚴肅地對那個洋學生說:"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國,你代表你的國家,等學習結業時,看到底誰是人才,誰是愚才!"
從此,徐悲鴻懷著為我中華民族爭光、為中國人爭氣的決心,發奮努力,埋頭學業。他經常到羅孚宮、凡爾賽等巴黎各大博物館臨摹世界名作,一去就是一整天,不到閉館的時間不出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通過刻苦學習,徐悲鴻進入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的第一年,他的油畫就受到法國藝術家弗拉蒙先生的好評。接著,在一次競賽考試中,他又獲得第一名。1924年,徐悲鴻的油畫《遠聞》、《悵望》、《簫聲》、《琴課》等在巴黎展出時,轟動了巴黎美術界。這時,那個趾高氣揚、歧視中國人、當面向徐悲鴻挑釁的洋學生,與徐悲鴻比較學業,已是望塵莫及了,只得乖乖地承認自己不是對手。
勵志的名人小故事(篇7)
美國人克里斯托弗·里夫在電影《超人》中扮演超人而一舉成名。但誰能料到,一場大禍會從天而降呢?
1995年5月27日,里夫在弗吉尼亞一個馬術比賽中發生了意外事故。他騎的那匹東方純種馬在第三次試圖跳過欄桿時,突然收住馬蹄,里夫防備不及,從馬背上向前飛了出去,不幸的是,摔出那一刻他的雙手纏在了韁繩上,以致頭部著地,第一及第二頸椎全部折斷。
五天后,當里夫醒來時,他正躺在弗吉尼亞大學附屬醫院的病房里,醫生說里夫能活下來就算是萬幸了,他的顱骨和頸椎要動手術才能重新連接到一起,而醫生不能夠確保里夫能活著離開手術室。
那段日子里夫萬念俱灰,許多次他甚至想輕生。他用眼睛告訴妻子丹娜:“不要救我,讓我走吧?!钡つ瓤拗鴮λf:“不管怎樣,我都會永遠和你在一起。”
隨著手術日期的臨近,里夫變得越來越害怕。一次他3歲的兒子威爾對丹娜說:“媽媽,爸爸的膀子動不了呢?!薄笆堑?,”丹娜說,“爸爸的膀子動不了?!薄鞍职值耐纫膊荒軇恿四??!蓖栍终f?!笆堑?,是這樣的?!?/p>
威爾停了停,有些沮喪,忽然他顯得很幸福的樣子,說:“但是爸爸還能笑呢。”“爸爸還能笑呢?!蓖柕倪@一句話,讓里夫看到了生命的曙光,找回了生存的勇氣和希望。10天后的手術很成功。盡管里夫的腰部以下還是沒有知覺,但他畢竟克服了劇烈的疼痛而頑強地活了下來。
他充滿自信,每天堅持鍛煉,以好身體和好心情迎接每一天。后來,他不僅親自導演了一部影片,還出資建立了里夫基金,為醫療保險事業做出了貢獻。里夫堅信他會在50歲之前重新站立起來,他要做一個真正的“超人”。
在克里斯托弗·里夫的自傳里,他鄭重地記下了兒子的那句話:“但爸爸還能笑呢。”是的,不管災難有多嚴重,都要記得,我們還有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