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演講名人故事
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天生聰明的,我們需要靠自己的勤奮去贏得屬于自己的榮譽。成功的里面,包含了多少辛酸;名人的雙肩,承受了多少壓力;榮耀的背后,付出了多少代價;偉大的成就,奉獻了多少犧牲。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勵志演講名人故事大全,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勵志演講名人故事【篇1】
1976年蕭煌奇帶著先天性的白內障出生,他來到這個世界,卻不知這個世界的模樣,四歲的時候他接受了眼部手術,開始可以看見朦朧的大千世界,如正常人一樣地生活。
可上帝似乎很喜歡開玩笑,高一的一個下午,他和同學在專用籃球場玩著籃球,他站在籃球架下接到同學傳來的球,投籃未進,他跳起來搶籃板時卻發現原本很大的籃球變成了小黑點,世界變得昏暗,他伸出手,卻再也接不到任何球。
從天生白內障,到見到光明,再到全盲,人生起落到了讓他覺得荒誕的地步,一向樂觀的他根本無法泰然地來面對這一切。
他害怕,無助,焦躁。幸好他讀的是盲校,老師發現了他的不對勁,并開導他說,只要學會怎樣生活,找到屬于看不見的信心跟力量,眼睛就會無處不在。
他用一年的時間來讓自己沉淀,學習盲人該學習的一切,當明白所有的悲慘都已成定局的時候,他開始接受命運的安排,而不管他處在什么樣的情緒里,始終陪著他的是吉他和那些飽含情緒的音樂。老師和同學,鼓勵他參加歌唱比賽,就在這一年,他獲得第八屆殘障人金鼎獎歌唱比賽第一名,他忽然明白自己抓住了老師所說的,那無處不在的眼睛。
20_年,他把心里所有的心思都寫在一首名為《你是我的眼》的歌曲里,該曲榮登金曲榜,一躍成為KTV排行榜的冠軍,沒有大的宣傳,剛出道的蕭煌奇入圍了金曲獎“最佳男演唱人”與“最佳作詞獎”,音樂成了他的眼睛。
20_年,一首由黃小琥演唱的《沒那么簡單》在KTV里感動了許多人,也唱哭了許多人,而這首《沒那么簡單》便是蕭煌奇為黃小琥量身創作的。
蕭煌奇和黃小琥相交已經很多年。多年前,蕭煌奇的爸爸為黃小琥家做裝修工程,他把愛唱歌卻無處施展才華的兒子介紹給黃小琥。聽過蕭煌奇的歌后,黃小琥非常欣賞,帶著他去很多Pub駐唱,說服那里的老板,讓他有工作機會。
在那段時間,小琥會鼓勵安慰他,開車載他去自然美麗的風景區,并用她的眼讓他的世界絢爛起來。當然她更欣賞他的音樂創作能力,所以從很早之前就開始向他邀歌,蕭煌奇對黃小琥的感謝自然是不需用言語,于是他想用一首適合黃小琥的歌曲來報答她。
《沒那么簡單》,真實地寫出了黃小琥的心態,也寫出了將近三十歲女人的心情,這首歌在黃小琥出于真性情的演繹之下,席卷了華語歌壇,把他們送上了事業的高峰。
蕭煌奇從不介意別人叫他盲人創作歌手,他的眼睛雖然看不見,可是心里很堅強很清晰,他是用耳用心去感受別人的感情。從小到大,從家人到社會,有許多的人都給了他無私的愛,他把這些感激化成歌聲回報給所有的人。
從出道開始,蕭煌奇憑借他充滿真情的音樂年年入選金曲獎,20_年,20_年分別奪得金曲獎“最佳臺語男演唱人”。而他全部創作的《真情歌》這張專輯獲得了最佳臺語專輯獎,拿獎的那一天,當主持人念出了“蕭煌奇”三個字,這時他看見了無數雙支持他的眼睛,這一刻世界就在他的眼前。
他獲得了成功,找到自信,有了強大的力量,可沉靜下來,他最大的愿望還是希望有一天眼睛能再看見,跟自己喜歡的朋友、家人一起環游世界,把我自己的音樂帶到世界上每個角落,讓更多人可以感受到不同的蕭煌奇。
勵志演講名人故事【篇2】
一個地地道道農民的兒子,外表看上去與在城市打工的千千萬萬農民工沒有任何區別,沒有受過任何與演員這個職業有關的培訓,也沒有哪怕一點點在一般人看來是成功必須的一些“社會資源”,甚至沒有一個“城里人”親戚,唯一有的只是一個要靠演電影來擺脫貧困生活的夢想。他的夢想實現的幾率有多大?
當許許多多都市青年沉迷于港臺、韓國的那些胡編亂造到不食人間煙火的所謂“青春勵志”電視劇,為劇中人物唏噓長嘆,繼而感懷自己的時候,王寶強卻用他的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演繹了一個真實的青春勵志故事。
“以前大家看到我,都‘傻根’‘傻根’地叫,現在他們都改叫‘許三多’了———這是我最驕傲的事情,因為它說明我這幾年的努力沒白費?!蓖鯇殢娞赜械男θ葜?,帶著些許自豪地說。
“我就是許三多”
讓普通觀眾熟知王寶強的,是《天下無賊》中的“傻根”和《暗算》中的“阿炳”。在王寶強自己看來,“完全可以代表我王寶強”的則是“許三多”。
王寶強說:“‘傻根’、‘阿炳’只能說有我自己的一部分,現實生活中我不可能像傻根那樣。而‘許三多’完全可以代表我王寶強,因為無論從舉止還是內心,他是一個很豐富很現實的人,而且跟我很像。”
8歲那年,王寶強“決定不能在村里待一輩子,一輩子種地沒意義,一定要出去闖?!庇谑撬チ松倭炙?,因為深受李連杰電影《少林寺》的影響,王寶強以為去了那里就可以拍電影。
在少林寺當了6年的俗家弟子,除了練了一身“真功夫”之外,王寶強連“拍電影”都沒有見過一次。這時,他才相信了寺里的和尚對他說的話:這里真的不是拍電影的地方。
16歲的時候,王寶強決定去“能拍電影的地方”——北京。當時,他的父母對他說:你這沒頭沒腦的孩子能闖出個什么天地來?的確,一個農民的兒子,沒有任何可利用的社會資源和背景,也沒有接受過任何演員的訓練,想通過演電影來改變自己的人生,當時看來他這個理想的確有些不可思議。
“北漂”生活是極端艱苦的。那時王寶強每天生活的主旋律是在北影門口等待一個群眾演員的機會。如果等到了,每天可以掙20塊錢,還有劇組的盒飯吃。這個機會不是經常有的,為了生活,王寶強就在北京的各個建筑工地上做起了農民工。
讓王寶強記憶特別深刻的是一個除夕。當時他口袋里只剩下2元錢,在這個舉國歡度春節的時刻,他只能選擇躺在工棚里睡覺,用睡覺來熬過那陣陣襲來的饑餓和孤獨。王寶強說他那個時候從來不告訴父母他在北京做什么,只說自己挺好的,因為怕父母擔心。
王寶強說:“我跟許三多的經歷很像,他在當兵前被他爹叫‘龜兒子’,都不敢言語,我剛從老家到北京去做北漂時,也很懦弱,怕被別人瞧不起,因為俺家是農村的,沒有背景,沒有條件。我做武行,卻又長了一個苦瓜臉,他們都嘲笑我,說我一輩子不會有什么出息。我很自卑,但也很好強,所以剛到北京那會,經常打架。”
一個偶然的機會,導演李揚在眾多的試鏡資料片中看到了王寶強,于是,18歲的王寶強被選中出演處女作《盲井》。這部電影于20_年獲金馬獎“最佳新人獎”,20_年獲法國杜維爾亞洲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和泰國金鳥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王寶強說:“我很幸運,不光是因為我等到了機會,還因為這個機會是在我最單純的年代降臨的。我不敢保證,假如換了今天的我,我還會不會相信這個機會最終真的會到來。”
勵志演講名人故事【篇3】
朱之文是山東單縣郭村鎮朱樓村一位普普通通的農民。他在家種玉米、種麥子、種花生;農閑時節,到當地的建筑隊打打零工,掙點小錢養家;業余時間,他喜歡唱唱歌。
20_年3月4日,朱之文參加了山東綜藝頻道《我是大明星》欄目選秀,一曲《滾滾長江東逝水》震驚四座,全場沸騰。因為他參加演出時穿著一件軍大衣,所以人稱“軍衣哥”。不到兩天時間,“軍衣哥”就秒殺了走紅20_年央視春晚的農民工組合旭日陽剛,網絡視頻點擊率達到數千萬,成為百度第一人。
朱之文的成功在他的家鄉引起了巨大轟動。他一到家就被親朋好友纏住。這些親朋好友聚集在他的家里,爭著要給他當職業經紀人。朱之文說,我不過是唱幾首破歌,唱完了還要回來種我那五畝責任田,我要經紀人干嗎呀!親朋好友們不高興了,認為朱之文出了名就擺譜兒,不夠意思。他們有的拂袖而去,有的繼續軟磨硬泡。
果然,時隔不久,就有人主動送錢上門來了。有演藝公司找他簽約,有廣告公司找他拍攝廣告片,也有一些粉絲拿著錢為他捐助……可是,朱之文一一回絕了他們。朱之文說,我的水平還很低,我只想唱好歌、種好地,我要靠自己的雙手掙錢養家。
接著,朱之文被一群記者包圍了。朱之文反復地接受采訪,說得嗓子快要啞了。可是,真正讓朱之文心疼的不是自己的辛苦,而是每天十多元的電話費。一位記者不解地問:你不心疼被你辭去的上百萬元的薪酬和捐款,為啥心疼這區區十多元的電話費?朱之文說,我辭去那些薪酬和捐款,那是因為我不愿意過那種摸不著天的生活,我只想唱自己的歌、種自己的田,踏踏實實地過日子。而這每天十多元的電話費,那是我的汗水掙來的,這要賣多少棵玉米棒子呀!
保持農民本色,腳踏實地學好歌、唱好歌、種好地——這就是朱之文。有人認為朱之文這個明星有點傻,確實是這樣,對比《超級女聲》之類節目的選手,“軍衣哥”朱之文確實有點傻,不傻就不叫朱之文。可他的粉絲們愛的就是他的這股“傻”勁兒,現代社會還真就缺他這樣的傻人!
勵志演講名人故事【篇4】
1900年,24歲的美國青年杰克·倫敦創作的第一本小說集《狼子》出版發行后,不僅為他贏得了巨大的聲譽,一舉擠進知名作家的行列。同時,也讓他得到了一筆優厚的收入。這筆稿費讓原本生活還處于貧困線上的杰克·倫敦稍稍擺脫了困境。
由于家庭生活一直非常清貧,杰克·倫敦自小就養成了勤儉節約的習慣。雖然現在獲得了一筆可觀的稿費,但他寫作起來仍像以前那樣節約:每次,在稿紙上寫作時,在寫完稿紙的正面后,再反過來寫稿紙的反面,從不浪費一丁點地方。
一天,一位朋友來杰克·倫敦家里做客。當時杰克·倫敦正在進行小說創作。他抱歉地讓朋友稍等片刻,等他寫夠1000字后,就立刻停筆過來陪他。
十幾分鐘后,杰克·倫敦寫完字快步走了過來。朋友好奇地問他:“你天天都在寫作嗎,每天大概要創作多長時間?”
杰克·倫敦微笑著回答道:“我每天規定自己只寫上1000字左右。同時,每星期只寫作6天。剩下的那一天,我會將自己前6天的稿子再全部進行修改,并反復推敲,決不容許文章里有半句廢話?!?/p>
朋友好心地對杰克·倫敦建議道:“你現在的生活并不算多么富裕,為什么不多揮上幾筆,每天寫上四五千字甚至一萬字,那樣的話,不就能多換一點稿費嗎?更何況,以你現在的名望和威望,還擔心編輯會不刊登你的稿子嗎?”
杰克·倫敦聽后,嚴肅地回答道:“一個人如果只考慮填飽肚子,一定寫不出好的作品來。須知,好的作品不是從墨水中流出來的,而是用心寫出來的。寫作好比砌墻,每一塊磚都必須經過鄭重選擇,這樣才能蓋起富麗堂皇、風雨不動的宮殿來!”
確實有許多捷徑可以使我們獲得一時的鮮花和掌聲。但要謹記一點,想要獲得眾人的認可,還需腳踏實地一步步走下去。
勵志演講名人故事【篇5】
耍賤、撒嬌,是他化解沖突的方式。在《奔跑吧兄弟》里,一旦發現情況不妙,抱大腿、耍無賴都成了自保方式,這些方法被他形容為智取,跟李晨“大黑?!彼频臋M沖直撞截然不同。
但或許正是應了“撒嬌好命”的預言,陳赫無疑是幸運的。第一部戲《愛情公寓》一炮而紅,首次出演電影《微愛》就和顧長衛合作,客串《匆匆那年》票房輕松過五億,甚至他拍的每部電視劇都能很快播出,沒一部積壓。這種好運并不是每個演員都能擁有的,而他也很知足:“我現在已經很好了,沒有資格再去爭什么了?!?/p>
錄制《奔跑吧兄弟》時,總會引來不少群眾圍觀,挨個叫著明星的名字,“鄧超、李晨、王寶強……”到了陳赫,喊的卻全都是“ 曾小賢”,陳赫每次只能無奈地轉過身,把背后“陳赫”的名牌給他們看。
《愛情公寓》讓“曾小賢”成了陳赫的代名詞。他也不是沒有想過要擺脫,他曾接過一部正劇,扮演的人物甚至有點苦情,但反響一般,觀眾看慣了賤兮兮的曾小賢,實在不習慣他突然苦大仇深。就連客串《匆匆那年》,扮演的蘇凱是個會打籃球的人氣學長,但當大銀幕上梳著中分頭的蘇凱回眸,慢鏡頭掃過,影院里的觀眾全在笑。在陳赫為數不多的出場時間里,爆笑始終是觀眾給予的最直接反應。
“我是真的很努力地去演帥哥,真的,但沒有辦法……”陳赫的辯白似乎沒有說服力。不管是《微愛》里幻想女神的絲編劇沙果,還是《奔跑吧兄弟》里的吐槽小能手,抑或《愛情公寓》里被眾人嫌棄的“曾小賢”,“賤”都是他們身上最大的特點。在當今語境里,賤代表樂于自嘲、幽默感,與吐槽和自黑的流行文化精神不謀而合,這正是陳赫深受大家喜愛的原因。
現在的他并不介意“賤男”的標簽:“賤已經不是貶義詞了,它可能代表善良、溫暖?!?他也并不急著擺脫諧星定位,“就像是周星馳,如果周星馳演苦情片,你們也好難接受吧?所以我沒有必要扔掉曾小賢,甚至可以嘗試在已有條件下去豐滿他?!?/p>
陳赫如今的工作滿滿當當的,宣傳完《微愛》之后,接著拍攝《醫館笑傳》,然后是戰線長達幾個月的《奔跑吧兄弟》。他坦言自己不工作的時候是個話很少的人,有時候更愿意面對電腦玩游戲。但開工又會不一樣,會讓自己保持雞血狀態,會說話逗大家笑。他的身上似乎有個開關,action!那個賤兮兮的“陳赫”就來了,貧嘴、賣萌、耍賤都是一把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