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的當代名人故事
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天生聰明的,我們需要靠自己的勤奮去贏得屬于自己的榮譽。成功的里面,包含了多少辛酸;名人的雙肩,承受了多少壓力;榮耀的背后,付出了多少代價;偉大的成就,奉獻了多少犧牲。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精彩的當代名人故事,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精彩的當代名人故事(精選篇1)
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是一個有缺陷的人,小時候是一個脆弱膽小的學生,在學校課堂里總顯露一種驚懼的表情,呼吸就好像喘大氣一樣。如果被叫起來背誦,立即會雙腿發(fā)抖,嘴唇也顫動不已,回答起來,含含糊糊,吞吞吐吐,然后頹然地坐下來。由于牙齒的暴露使他更沒有一個好的面孔。
像他這樣一個小孩,自我的感覺一定很敏感,常會回避同學間的任何活動,不喜歡交朋友,成為一個只知自憐的人!然而,羅斯福雖然有這方面的缺陷,但卻有著奮斗的精神——一種任何人都可具有的奮斗精神。事實上,缺陷促使他更加努力奮斗。他沒有因為同伴對他的嘲笑而減低勇氣。他喘氣的習慣變成了一種堅定的嘶聲。他用堅強的意志,咬緊自己的牙床使嘴唇不顫動而克服他的懼怕。
沒有一個人能比羅斯福更了解自己,他清楚自己身體上的種種缺陷。他從來不欺騙自己,認為自己是勇敢、強壯或好看的。他用行動來證明自己可以克服先天的障礙而得到成功。
凡是他能克服的缺點他便克服,不能克服的他便加以利用。通過演講,他學會了如何利用一種假聲,掩飾他那無人不知的暴牙,以及他的打樁工人的姿態(tài)。雖然他的演講中并不具有任何驚人之處,但他不因自己的聲音和姿態(tài)而遭失敗。他沒有洪亮的聲音或是莊威重的姿態(tài),他也不像有些人那樣具有驚人的辭令,然而在當時,他卻是最有力量的演說家之一。
由于羅斯福沒有在缺陷面前退縮和消沉,而是充分、全面地認識自己,在意識到自我缺陷的同時,能正確地評價自己,在頑強之中抗爭。不因缺憾而氣餒,甚至將它加以利用,變?yōu)橘Y本,變?yōu)榉鎏荻巧厦u巔峰。在晚年,已經(jīng)很少人知道他曾有嚴重的缺憾。
精彩的當代名人故事(精選篇2)
在巴黎舉辦的一場大型音樂會上,人們正如癡如醉地傾聽著名的小提琴家歐爾?布里美妙絕倫的演奏。突然,正全神貫注的布里心一顫——它發(fā)現(xiàn)小提琴的一根弦斷了。但遲疑沒有超過兩秒,他便像什么事情都沒有發(fā)生似的,繼續(xù)面帶微笑地一曲接一曲地演奏。觀眾們和布里一起沉浸在那些優(yōu)美的旋律當中,整場音樂會非常成功。
終場時,歐爾?布里興奮地高高舉起小提琴謝幕,那根斷掉的琴弦在半空中很醒目地飄蕩著。全場觀眾驚訝而欽佩地報以更為熱烈的掌聲,向這位處變不驚、技藝高超的音樂家致以深深的敬意。面對記者的“何以能夠保持如此鎮(zhèn)定”的提問,歐爾?布里一臉輕松道:“其實那也沒什么,只不過是斷了一根琴弦,我還可以用剩下的琴弦繼續(xù)演奏啊。這就是我們熟悉的許多遭受不幸的人生,依然可以是美麗無憾的。”
布里睿智的回答與他卓然的表演一樣精彩——“只不過是斷了一根琴弦”,向世人傳遞的是從容,是樂觀,是灑脫,是心頭不肯失落的信念,是命運在握的強者充滿自信的宣言,是坦然前行的智者面對歲月中那些風雷電雨自豪的回應。
精彩的當代名人故事(精選篇3)
財經(jīng)記者何飛鵬曾有一段非常特殊的經(jīng)歷,就是在3個月之內(nèi),從一個什么都不懂的新記者,變成一個對所有財經(jīng)政策、商場動態(tài)、產(chǎn)業(yè)知識都了如指掌的老記者。
1978年,中國臺灣的《工商時報》創(chuàng)刊,何飛鵬成為新記者,沒有任何經(jīng)驗。當時,競爭對手《經(jīng)濟日報》已創(chuàng)刊10多年。在采訪過程中,受訪對象三言兩語,《經(jīng)濟日報》的記者已了然于心,何飛鵬卻因為知識缺乏,經(jīng)常抓瞎,痛苦不堪。面對這種情況,他想出一種最笨的方法,就是每天把《經(jīng)濟日報》從第一個字讀到最后一個字,不只是內(nèi)容,還包括廣告。這是一個無聊、無趣、痛苦的過程。報紙上印著大量的人名、公司名、產(chǎn)業(yè)名、產(chǎn)品名,再加上數(shù)字、專業(yè)知識、專有名詞……第一個星期,他看懂不到一半。怎么辦?看三遍,先背下來再說。
這個極笨的方法,效果卻極佳。過了一個月,何飛鵬大致把當時商界主要的人名、公司名、產(chǎn)業(yè)名都弄清楚了,也大致掌握了當時正在發(fā)生的焦點事件。等到《工商時報》正式創(chuàng)刊時,他所了解的經(jīng)濟基本知識和社會動態(tài),與《經(jīng)濟日報》的老記者已不分上下。他只用3個月追趕老記者10年工作經(jīng)驗的方法,就是勤奮工作。
精彩的當代名人故事(精選篇4)
20世紀20年代初,鄭振鐸在上海結(jié)婚,新娘為商務(wù)印書館元老高夢旦之女高君箴。婚禮采用當時最為時髦的“文明結(jié)婚”儀式。按儀禮規(guī)定,結(jié)婚人的雙方家長,均須在結(jié)婚證書上加蓋私章,以昭信守。婚禮前日,鄭振鐸才想起他母親還沒有印章,于是去信請瞿秋白代刻一方應急。當天收到瞿秋白的回信,并無信箋,只一張“秋白篆刻潤格”,內(nèi)言:“石章每字二元,一周取件。限日急件,潤格加倍。邊款不計字數(shù),概收二元。牙章、晶章、銅章另議。”鄭振鐸一見,以為這是瞿秋白事忙不能代刻的托辭,乃另請人急刻一方備用。
次日上午,婚禮即將開始之際,有人送大紅喜包一件,上書:“振鐸先生君箴女士結(jié)婚志喜,賀儀五十元。瞿秋白。”喜包內(nèi)并無現(xiàn)金或禮券,乃是三方田石印章。一方是鄭老夫人的;其余為新郎新娘各一方。鄭老夫人是單章稍大,新郎新娘的兩方合成一對,邊款分刻“長樂”二字,祝賀新人長樂永康,白頭偕老。鄭振鐸與高君箴皆為福建長樂縣人,取意雙關(guān)。三章均玲瓏雅致,主人把玩欣賞之后,才悟出所書“賀儀五十元”之緣由。原來三章共刻12字,潤格應為24元;急件加倍,則為48元;邊款2元,故曰“賀儀五十元”。瞿秋白這一出人意料之趣舉,給鄭高二人之婚禮增添了特別的喜慶氣氛,一時傳為佳話。
分析:大才華者,大幽默也;大幽默者,大才華也。如此才情逸致,當為一時佳話。
精彩的當代名人故事(精選篇5)
馬云,一張棱角分明、消瘦奇特的臉龐,一派狂放不羈、特立獨行的做事風格,一副兩肋插刀、不計回報的古道熱腸;以“光明頂”命名公司會議室,與金庸密切交往,聚集互聯(lián)網(wǎng)英雄人物“西湖論劍”。馬云的種種言行,頗似一位縱橫商海江湖的大俠。
馬云之所以讓當今的無數(shù)草根創(chuàng)業(yè)者崇拜,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馬云也曾跟我們一樣,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他高考屢戰(zhàn)屢敗、屢敗屢戰(zhàn)。試想,如果馬云在第二次高考失敗后,聽從了父母的勸告,去學習一門手藝,安安穩(wěn)穩(wěn)過他當臨時工的生活,那么,還會有今天的馬云,還會有今天的阿里巴巴嗎?
第一次高考,遭遇滑鐵盧。盡管馬云的英語在同齡人中顯得出奇的好,但他的數(shù)學卻實在太差,只得了1分,全面敗北。這之后他當過秘書、搬運工,后來踩著三輪車幫人家送書。有一次,他給一家文化單位送書時,撿到一本名為《人生》的小說。那是作家路遙的代表作。小說的主人公,農(nóng)村知識青年高加林曲折的生活道路給馬云帶來了許多感悟。高加林是一個很有才華的青年,他對理想有著執(zhí)著的追求,但在他追求理想的過程中,往往每向前靠近一步,就會有一種阻力橫在眼前,使他得不到真正施展才華的機會,甚至又不得不面對重新跌落到原點的局面。
從故事中,馬云深刻領(lǐng)悟到人生的道路雖然很漫長,但關(guān)鍵處往往只有幾步。在人生的道路上,沒有一個人的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這正印證了一句話:“人生不如意事十有89。”既然生活道路是如此的曲折、復雜,人們就應該坦然地去面對。于是,馬云下定決心,要參加第二次高考。那年夏天,馬云報了高考復讀班,天天騎著自行車,兩點一線,在家里和補習班間游走。
沒想到第二次高考依然失利。這一次,馬云的數(shù)學考了19分,總分離錄取線差140分,而且這一次的成績使得原本對馬云上大學還抱有一絲希望的父母都覺得他不用再考了。
那時候,電視劇《排球女將》風靡全國,可謂家喻戶曉。在那青澀但純潔的時代,小鹿純子的笑容激勵了整整一代人,當然也包括當時的馬云。不僅僅是因為她甜美的笑容,更多的是她永不言敗的精神。這種精神對馬云日后的影響十分深遠,“永不放棄”也成了馬云的一種精神象征,影響了每一個阿里人。小鹿純子的拼搏精神給了馬云巨大的激勵,他不顧家人的極力反對,毅然開始了第三次高考的復習準備。由于無法說服家人,馬云只得白天上班,晚上念夜校。到了周日,為了激勵自己好好學習,特地早起趕一個小時的路到浙江大學圖書館讀書。
就在第三次高考的前三天,一直對馬云的數(shù)學成績失望的余老師對馬云說了一句話:“馬云,你的數(shù)學一塌糊涂,如果你能考及格,我的‘余’字倒著寫。”
考數(shù)學的那天早上,馬云一直在背10個基本的數(shù)學公式。考試時,馬云就用這10個公式一個一個套。從考場出來,和同學對完答案,馬云知道,自己肯定及格了。結(jié)果,那次數(shù)學考試,馬云考了79分。歷經(jīng)千辛萬苦,馬云終于考上了大學。
對馬云而言,人生路上的三次高考,早已成為他生命旅程中最寶貴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