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日常管理制度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今天,很多情況下我們都會接觸到制度,制度一經制定頒布,就對某一崗位上的或從事某一項工作的人員有約束作用,是他們行動的準則和依據。你所接觸過的制度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社區日常管理制度,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社區日常管理制度精選篇1
一、車場管理
1、停車場管理服務人員應態度熱情行為規范地履行管理服務職責。
2、 停車場管理服務人員為停車場現場管理人員,負責本停車場內停放車輛的管理和本停車場內設施設備及環境衛生管理工作;為保持良好的停車秩序,車主/駕駛員請服從停車場管理人員的交通疏導和管理;
3、停車場實行24小時管理,車位有償使用,收費管理,請按時交納相關費用;
4、車主/駕駛員不得攜帶或存放易燃易爆、危險或非法物品于停車場內,否則由此引發的一切責任均由當事人承擔;
5、停車場內嚴禁加油、嚴禁吸煙或動用明火,嚴禁洗車和修車,由此產生的一切后果由當事人承擔,停車場管理人員有權隨時制止上述現象;
6、自覺保持停車場內清潔,不得將隨車雜物丟棄在場內;車輛發生漏油漏水應及時處理。
7、車輛進入小區內禁止鳴笛,以免影響小區住戶休息。
8、自覺愛護停車場內的一切公物及設備設施。如車主/駕駛員在停車場內行駛或停放過程中因失誤或其他不當造成公物、設備設施損壞的,須照價賠償,對拒付者物業公司有權運用法律手段解決糾紛;如對他人人身、財物造成傷害的,由實施人承擔一切賠償及法律責任。
9、遇有涉及社區內的重要活動,需要對停車場實行特殊臨時交通管制時,各停車場使用者請予以配合。車主/駕駛員不可將此作為索償的理由,但物業辦有責任提前給予通知;
10車輛在停放期間發生自燃或意外等事故,在有關部門調查結案以后,由責任人進行賠償,停車場管理單位不負連帶賠償責任;
二、車位的使用
1、車位只限持卡車輛停車用途,不得用作其它;
2、車輛在駛入正確車位后,車主/駕駛員離開車前,應檢查門窗是否關好,有紀念價值的物品、貴重物品、重要機密文件等須隨身攜帶,嚴禁放于車內,如發生偷失,停車場管理單位概不負責;
3、不得在車位上加建任何暫時或永久性建筑物,亦不可私自加放標牌、張貼廣告或懸掛任何物品;
4、如因工程維護或清潔工作,需臨時改變停車位置,車主/駕駛員請予以配合。
三、停車場出入卡使用規定
1、出入卡僅限于停車場出入使用。為保證車輛停放安全,感應卡實行一卡一車制且僅限于登記對應的車輛出入使用。
2、進出停車場務必進行查驗操作有序駛出/駛入停車場;
3、車輛在出入停車場時請勿緊隨前方車輛,一定要待前方車輛通過欄桿后再進行通過,確認擋車器抬起后方可通行,以免擋車欄桿砸車;不經擋車器抬起后而緊隨前車通行發生事故的,由車主/駕駛員承擔責任,由此造成管理方設備損失的,應予以賠償;
4、車主/駕駛員在駕駛車輛進入停車場將車停好后,一定要將出入卡隨身攜帶,做到車、卡分離,禁止置于車內,因出入卡或卡保管不當發生車輛丟失的,停車場管理單位不承擔賠償責任;
5、停車場采用一卡一車制,如人為采用非法方式一卡進入多輛車的現象發生,物業辦將根據本管理規定取消其停車場使用資格;
6、車主/駕駛員如不慎將出入卡丟失,請立即通知小區物業辦,并于24小時之內辦理書面報失手續,以便及時控制,保障車輛的安全。
四、其他
1、本停車場限高3m,限速5公里/小時。
2、停車場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個人及無卡車輛不得入內,強行進入發生后果自負。
3、凡進入停車場的車輛應遵守本停車場管理規定,進入車輛即視為認同上述管理規定并遵守上述制度。
4、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生效并執行。
南陽中州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社區日常管理制度精選篇2
1、宣傳制度
利用多種形式向居住在本社區、村(居)的外來人口宣傳國家政策、法律法規、管理目的和意義、不同違法行為處罰措施,督促其自覺履行義務和相關職責,落實"防盜、防火、防治安災害事故"工作。
2、登記制度
按照"人來登記"的原則,對居住在本社區、村(居)的暫住人員(含孕產婦及出生至16周歲以下嬰幼兒、少年兒童、預防接種證)進行登記造冊,三天內傳遞相關部門。對無暫住證人員填寫暫住人口登記表,對應做暫住證的人員制發暫住證。
3、查驗制度
對暫住本社區、村(居)的外來人員應查驗身份證、婚育證明和勞動合同,對無婚育證明人員應及時發出限期交驗通知書;對已找到工作而未簽訂勞動合同人員,督促其和用工單位簽訂勞動合同。
4、注銷制度
按照"人走注銷"的原則,對離開本社區、村(居)居住人員及時填寫注銷暫住戶口日報清單,一周內通報轄區社工。
5、函調制度
對符合函調的對象,協管員應在被函調對象到達或發現問題的十五日內,填寫《暫住人口身份證調查函》,并交給轄區社工。
6、檢查制度
協管員應經常性地上門檢查,及時掌握出租房屋租住人的變動等情況,與暫住人口的見面率每月不少于一次,做到底數清、情況明。
社區日常管理制度精選篇3
一、組建義務消防安全檢查隊伍,目的是通過群防群管,使社區的安全工作落到實處。
二、落實與街道安監辦簽訂的年度安全責任書各項工作,促進各項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實。
三、對社區居民和經營單位開展消防安全宣傳教育,編制工作計劃,在街道安監辦和消防部門的指導下采用多種形式定期開展消防安全的宣傳教育,提高社區居民和經營單位的消防安全意識。
四、社區消防安全委員會定期組織義務消防隊員對社區開展消防安全巡查。發現安全隱患及時發出安全隱患告知書,督促其整改,組織社區各大經營單位進行定期的消防安全交叉檢查,檢查結果定期向街道安監辦和消防部門匯報。
五、每年至少組織社區單位進行2次消防演練,通過演練,不斷提高義務消防隊員的滅火實戰水平。
六、按照消防安全實際工作要求,建立消防檔案,通過“安全隱患整改落實情況匯報”形式,向上級管理部門反映社區消防安全狀況,并做好年度工作總結。
社區日常管理制度精選篇4
(1)住宅區停車管理制度
①為了小區車輛管理安全有序,物業服務處依法循章對小區內車輛交通、車輛停放進行管理。
②根據小區車輛流通情況、車位情況,合理布署安排。正確指揮小區內車輛行駛和停放,維持小區交通、停車秩序。 ③巡防隊負責對小區道路和停車場的停放車輛進行巡視查看,防止各類事件發生。
④門衛要堅持登記制度,對外來車輛要登記車號、車型,檢查、登記放行。
⑤禁止載重車(5噸以上)、集裝箱車、載有易燃易爆、劇毒、危險品的車以及漏油、漏水等病車進入住宅小區。
(2)、對進入停車場車輛的管理規定
①進入停車場的車輛須具備相關的有效證件,包括行駛證或待辦理證明、保險單等,車輛號牌應與行駛證相符,待辦車輛應與待辦證明相符。
②進入停車場的司機,須按進出場各種程序辦理停車手續,并按指定的車位停放。
③車輛停放后,司機須配合車管員做好車輛的檢查記錄,并鎖好車門窗,帶走貴重物品,車管員沒有幫司機保管物品的義務。
④進場車輛嚴禁在場內加油、修車、試剎車,禁止在場內學習駕駛車輛。
⑤進場車輛和司機要保持場內清潔,禁止在場內亂丟垃圾與棄置廢雜物,禁止在場內吸煙。
⑥進場司機必須遵守安全防火規定,嚴禁載有易燃易爆、劇毒等危險品的車輛進入停車場。
(3)、小區車輛行駛停放管理規定
①遵守交通管理規定,愛護小區的道路,公用設施,不亂停放車輛。
②車輛不準在小區內長期停放,臨時停放按《車輛保管收費標準》繳費。
③小區內車輛行駛停放服從管理人員指揮,注意前后左右車輛安全,在指定位置停放。
④停放好車輛后,必須鎖好車門,調好防盜系統至警備狀態,車內貴重物品須隨身帶走。
⑤機動車輛在本小區行駛,時速不得超過15km/h,嚴禁超車。
⑥機動車輛在小區內禁止鳴號。
⑦不準在小區任何場所試車、修車、練車。
⑧不準輾壓綠化草地,損壞路牌和各類標識,不準損壞路面及公用設施。
⑨不準在人行道、車行道、消防通道上停放車輛,機動車輛只能在停車場、庫或道路上劃線停車位內停放,非機動車必須停放在自行車棚或保管站。
⑩除執行任務的車輛(消防車、警車、救護車)外,其他車輛一律按本規定執行。
(4)摩托車(電動車)、自行車保管規定
小區內摩托車(電動車)實行統一保管。摩托車、自行車的保管分月保與臨保兩種方式,兩者的管理規定有所不同。
A、摩托車、自行車月保的管理:
a、需辦理月保的車主先到停車場辦理登記,繳納月保費用(收費標準按物價部門文件規定),領取月保號牌;
b、月保車輛憑號牌停放,月保號牌禁止外借,禁止其他車輛使用,用戶如更換車輛,需辦理相關手續;
c、月保車輛需每月按時繳納月保費用(可預繳多月),過期按臨保車輛處理;
d、月保車輛進場需按指定的月保區域停放,并將號牌掛放在所保車輛上,以便車管員核對。
B、摩托車、自行車臨保的管理:
a、臨保車輛進場需按車管員指示到臨時停放點停放;
b、車管員發放臨保號牌,并做好車輛登記工作,臨保號牌分為兩個相同的號碼牌,一個掛在臨保車輛上,另一個給車主隨身攜帶,作為取車憑證;
c、車輛停放后,車主需到收費處繳納臨保費用;
d、臨保車輛離場時,車主需交回號牌,車管員核對無誤后放行。
C、存放在保管站的自行車,長期存放沒人使用,且未繳保管費達3個月者,由車管員清出保管站,不再負保管責任。
社區日常管理制度精選篇5
一、定時召開消防工作會議,及時傳達上級工作指示,結合轄區實際情況,研究安排工作。
二、對轄區火災隱患部位經常進行檢查,總結經驗,改進工作,發現隱患及時解決。
三、按照部署組織好轄區每年一度的消防活動日,要開展大規模的宣傳活動,掀起消防宣傳高潮,達到一定的效果。
四、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居民學習消防安全知識,開展法律咨詢和法律援助,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識,依法保護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五、針對社區實際,開展消防知識競賽,消防宣傳黑板報,展評等多種形式的消防活動。
六、根據不同的季節特點,開展有針對性消防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