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會診參考規章制度
每個組織或者公司都應該有制度約束,組織所設置的管理制度,必須是可執行的,不能偏離組織本身事務,成為一紙空文。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關于護理會診參考規章制度,希望會對大家的工作與學習有所幫助。
護理會診參考規章制度【篇1】
一、對于特殊護理或一級護理的病人,護理工作要職責到人。
二、及時、清晰、準確地做好每位危重病人的護理記錄并有職責護士簽名。
三、隨時床旁巡視,觀察患者病情。發現病情變化應及時通知醫生并給予相應處理。
四、危重、躁動患者的病床應有床檔防護。
五、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和搶救工作制度,采取進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差錯事故的發生。
六、堅持患者全身清潔無異味,無血、痰、便、膠布痕跡,保證患者臥位舒適。
七、保證患者床單位整潔,及時為患者更換被服。
八、掌握患者的病情和治療護理方案,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齡、診斷、手術時間、手術名稱、治療用藥、飲食、護理要點、重要的化驗值、心理狀況等。
九、保證各種管道暢通并妥善固定,避免墜床、外傷、燙傷等情景發生,嚴格執行病人意外登記、上報、記錄制度。
十、采取相應的措施,保證患者的醫療護理安全,避免墜床、外傷、燙傷等情景發生,嚴格執行病人意外登記、上報、記錄制度。
十一、熟悉掌握急救儀器的使用并了解其使用目的及報警的排除,儀器報警時能及時確定處理。
十二、患者發生緊急情景時,護士應沉著、熟練地應用緊急狀況下的應急預案。
十三、做各種操作前后要注意洗手,患者使用的儀器及物品要專人專用,采取有效的消毒隔離措施,預防醫源性感染。
護理會診參考規章制度【篇2】
一、護理會診的背景、目的、意義
(一)護理會診的背景
隨著醫學的發展,醫學分科越來越細,護理學科也不斷地發展,護理也逐步進行專科化。隨著整體護理模式的推廣,護理內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目前,綜合性醫院大多分科較細,病人危重程度增加,合并癥增多,護理的難度逐漸提高,應對復雜的護理工作,對于某一專科的護士難以對病人出現的非本專科的護理問題供給最新、最有效的護理措施,幫忙病人減輕痛苦,促進康復。所以,遵循“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準則,應推行護理專家會診制度,從而適應護理學科發展需要。
(二)護理會診的目的
開展護理會診的目的是加強院間、科間協作;協助解決疑難問題,提高護理質量。從而減輕了病人痛苦,縮短其治愈時間,降低醫療費用,使病人受益。會診是由2個以上不一樣專科的有必須資歷的醫生共同診斷疑難病癥。護理會診由2個以上不一樣專科的有必須資歷的護士共同進行護理問題分析,提出解決疑難護理的方案,并協助開展、指導。
(三)護理會診的定義
會診是由2個以上不一樣專科的有必須資歷的醫生共同診斷疑難病癥。護理會診由2個以上不一樣專科的有必須資歷的護士共同進行護理問題分析,提出解決疑難護理的方案,并協助開展、指導。會診應24小時內完成。護理會診主要有兩點,一是有兩個專科,即申請科室和被邀請科室。二是要求有必須資質的護士進行護理分析,幫忙申請科室解決疑難的護理方案,并協助開展和指導,這是護理會診的目的,也是護理會診的最基本要求。
(四)護理會診的意義
1.隨著綜合醫院專科分工越來越細,病種越來越復雜,疑難雜病也日益增加,為了減輕病人痛苦,縮短其治愈時間,降低醫療費用,使病人受益。
2.提高護理資源利用率,到達資源共享目前。
3.強化護理技術合作,解決疑難護理問題。
4.促進學術交流,保證新業務、新技術的推廣應用,促進了護理人才的發展,體現了護理專業的價值。
5.提高護理質量,讓病人直理解益。
(五)護理會診的分類
按會診范圍可分類為:科內會診、科間會診、急診會診、全院會診、院外會診等;按會診形式可分類為:現場會診和遠程會診。
1.病區科間會診:由職責護士提出,護士長同意,填寫會診單。應邀科室人員一般要在24小時內完成;急診在接到通知后5-15分鐘內趕到邀請科室,做好會診記錄。申請會診科室必須供給簡要病史、體檢、實施的護理措施及落實情景、效果、會診目的與要求,并將上述情景認真填寫在會診單上,職責護士、護士長簽字后,派人送往會診科室。被邀請科室按申請科的要求,派主管護師或指定護士根據會診性質、病人情景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會診。會診時職責護士或護士長應陪同進行,以便隨時介紹病情、護理措施落實情景,聽取會診意見,共同研究護理對策,同時表示對被邀人員的尊重。會診人員應以對病人高度負責的精神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認真會診,并將處理意見詳細記錄于會診單上。
2.院內會診:由護士長提出,經護理部同意,并確定會診時間,通知有關人員參加。一般應提前1-2天將病情摘要、護理措施實施及效果、會診目的及邀請人員報護理部。護理部確定會診時間,并通知有關科室及人員。一般由護理部主持,邀請科室護士長報告病情、護理措施落實情景,職責護士作會診記錄,并認真執行會診確定的護理方案。
3.疑難病例會診:經過科內、科間仍不能解決,需進行院內大會診時,由申請科室護士長上報護理部,由護理部組織進行會診。
4.院外會診:由申請科室護士長填寫護理會診申請記錄單,送交護理部,護理部負責與有關醫院聯系,安排會診。必要時攜帶病歷或陪同病人到院外會診,也可將病歷寄發有關醫院,進行書面會診。
5.急診會診,因病情的程度,復雜程度需要緊急會診。
6.遠程會診需要網絡、電話進行會診,目前開展的比較少,沒有明確的會診的流程和會診的方案,現場會診目前落實的更有效更規范。
二、護理會診的范圍及資質
(一)護理會診的范圍
目前,臨床中護理會診的范圍多為:危重癥病人的護理、急救病人的搶救配合與護理、重大搶救組織;新技術、新儀器的操作和應用;氣道護理與呼吸機的管理;深靜脈穿刺的護理及各類靜脈的護理;透析技術的應用及各種移植的護理;各種導管的護理;院內感染問題;各種傷口的護理,頑固壓瘡、燙傷、口腔疾患、造口等的護理;糖尿病的宣教,并發癥的護理;心理護理;預防院內感染等。
(二)護理會診人員的資質
1.護理會診人員資質各家醫院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條件,但以下幾個條件是必不可少的,在會診的專科內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扎實的理論基礎、嫻熟的護理技術,同時能夠掌握本專科最新進展的護理骨干。
2.專科會診首選有資質的護士具備會診資質。專科小組的成員:糖尿病專科護理小組、靜脈輸液專科護理小組、造口及慢性傷口小組、危重病人護理小組等具有資質的人員首選。
3.同時參考條件,可根據各醫院的不一樣情景有不一樣的安排,如職稱要求,可要求主管護師以上或什么樣的情景下能夠護士,高年資的護士也能夠等;對于職務要求,是否需要是護士長等,具體看各科室、各醫院情景制定,最終會診人員滿足申請科室的要求,能正確指導申請科室會診需求。
4.一家三甲醫院護理會診人員資質(專科護士),工作年限:大專要求8年以上、本科5年以上、碩士3年以上;學歷要求是本科;英語水平,大專三級以上,能夠閱讀英語文獻;專業理論考試;現場答辯:專科醫生、護士組成答辯團隊,答辯資料是專科知識、情景應變、英語對答等環節。
三、護理會診的流程
(一)遇有本專科不能解決的護理問題,經本病房的護士和護士長共同決定,會診疑難問題需申請護理會診,職責護士填寫護理會診單,病區護士長簽字上交至科護士長,如本科室能夠解決的問題由本科室科護士長組織科室會診,如需要科際間護理會診,上報護理部。
(二)由護理部通知相關科室進行護理會診,受邀科室接到護理會診一般需要24小時內完成,如果急診會診需要5-15分鐘內趕到受邀科室,對護理問題進行會診,護理會診一般需填寫護理會診申請單送至受邀科室,如病情比較危重時,可電話申請護理會診,但事后務必要要補填護理會診申請單,然后到受邀科室進行護理會診。
(三)申請會診科室必須供給簡要病史、體檢、實施的護理措施及落實情景、效果、會診目的與要求,并將上述情景認真填寫在會診單上,職責護士、護士長簽字后,派人送往會診科室。
(四)一般情景下護理會診單需要保留一年左右。
所以從整個護理會診的流程,首先是受護理科室出現疑難問題需要護理會診,提出申請,進行逐級上報,受邀科室接到會診后,派具有會診資質的人員前往申請科室會診,申請科室與受邀科室的護理人員進行探討,并對護理會診由申請科室簡單匯報病例,受邀科室提出會診意見,并做好會診記錄,由申請科室進行會診意見執行和完成。
四、護理會診的要素
(一)目的性
明確護理會診目的,為什么請護理會診,必須要簡明扼要的說明會診的目的,讓受邀者明白自我會診的目的,申請者也明確清楚自我的目的,以便更好地開展工作。
(二)時效性
遇緊急情景時會診人員10分鐘到達病房,一般情景24小時內完成。
(三)專業性
申請科室根據存在問題提出申請,非緊急情景啟用書面申請,緊急情景電話邀請會診,受邀科室接到會診申請后,根據資料選派人員進行護理會診。
(四)安全性
1.申請科室、被邀科室的溝通:病情、心理等,職責護士更了解所護理對象的情景,簡明扼要匯報情景,及邀請會診的目的。遇到特殊情景,如存在護理糾紛隱患的會診,申請科室護士長應與會診人員提前交流溝通,杜絕糾紛的發生。
2.專業性決定安全性,正確評估病人,專業指導,正確的護理病人,給病人安全,在如此復雜的醫療環境下,護士不可是學習的機會,能用最新、最先進的知識護理病人,為病人供給優質的服務、安全的服務,同時對自我也是安全的,對于疑難的復雜病情,請專業人士的指導,首先不是我們一家之言,個人觀點,減輕護士工作的風險。
(五)規范性
有規范性的會診流程、會診單、會診負責部門、會診備案登記、電子會診流程。
五、目前護理會診存在的問題
(一)會診的認識不足
對護理的認識不足,沒有意識到護理會診的價值,這和目前護理專業化發展沒有完善有必須的關系。
(二)會診過程及執行的監控
護理會診以即時效應為主,未到達全程化監控。護理專家在接到護理會診申請后,對患者進行護理會診,能夠針對提出的護理問題供給有效的臨床專科指導,但在會診后沒有有效監測患者的病情變化,沒有跟蹤提出的護理措施的效果。
(三)會診人員的本事
目前護理人員的本事相對有些差,但隨著臨床護理工作人員的知識水平逐漸的提高,并且護理專業的發展,護理人員的本事在逐步提高的過程中,并且專業化的發展也逐漸提高。
(四)護理專業的發展,促提高
隨著護理專業的發展,人們對護理專業的技術水平的認識逐步提高,對護理專業的技術要求越來越高,所以護理會診本事在逐步提高,護理會診目前所存在的問題在慢慢的解決過程中。
護理會診參考規章制度【篇3】
在護理工作中遇到疑難、危重病例或護理操作及護理新技術推廣等問題時,邀請相關科室進行會診,對適應醫學發展,提高和保障臨床疑難重癥及實施新手術、新療法患者的護理質量,拓寬護理人員知識面,提高其專科業務水平,分析、確定本事和表述本事,激發其主動思維,促進護理新業務、新技術交流,發揮并強化高、中級護理骨干和專病護士在臨床的指導作用等起到了進取的促進作用。
一、凡屬復雜、疑難或跨科室和專業的護理問題和護理操作技術,均可申請護理會診。
二、科間會診時,由要求會診科室的職責護士提出,護士長同意后填寫會診申請單,送至被邀請科室。被邀請科室接到通知后兩天內完成(急會診者應及時完成),并書寫會診記錄。
三、科內會診,由職責護士提出,護士長主持,召集有關人員參加,并進行總結。
四、參加會診人員原則上應由護師以上人員,或由被邀請科室護士長指派人員參加。
五、團體會診者,由護理部組織,申請科室主管護士負責介紹患者的病情,并認真記錄。
護理會診參考規章制度【篇4】
(1)專科護理會診
1)高級職責護士以上人員具備申請會診和參與會診資質。申請會診需要填寫“護理會診單”。
2)病區遇有本專科不能解決的護理問題時,應由病區或科部組織跨病區、多專科的護理會診。并明確提出護理會診目的和解決的問題,必要時護理部負責協調。
3)護理會診由專科護士或護士長主持,相關專業護士及病區相關護理人員參加,認真進行討論,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或進行調查研究。
4)進行會診必須事先做好準備,負責的科室應將有關材料加以整理,盡可能做出書面摘要,并事先發給參加會診的人員,預做發言準備。
5)參加會議的人員應根據會診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認真準備。討論時由高級職責護士負責介紹及解答有關病情、診斷、治療護理等方面的問題,參加人員對護理問題進行充分的討論,并提出會診意見和提議。
6)會診結束時由專科護士或病區護士長總結,對會診過程、結果進行記錄并組織臨床實施,觀察護理效果。對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能夠立項專門研究。
7)會診結束后,由主持會診的高級職責護士或專科護士在“護理會診單”上填寫會診意見,并有簽名。
(2)疑難病例護理會診
1)病區收治疑難病例時,應及時提出申請,由科護士長組織護理會診。資料主要是正確評估患者,發現正確的護理問題和對病情轉歸的確定,提出有效的護理措施及需注意的問題,根據臨床需要隨時進行護理會診,并在護理會診單中按要求記錄。
2)對特殊病例或典型病例,可由護理部負責組織全院性的護理會診。會診前應做好充分的準備,會診結束時應供給書面的會診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