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再起成語典故
東山再起這個成語的主人翁是謝安,到了四十多歲的時候,他才重新出來做官。因為謝安長期隱居在東山,所以后來把他重新出來做官這樣的事稱為“東山再起”。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東山再起成語典故,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東山再起成語典故精選篇1
謝安才華橫溢、潔身自好、淡泊名利,足以讓那些追名逐利、趨炎附勢之徒汗顏,也足以讓那些為了一官半職,就將人格尊嚴棄之不顧,低三下氣地吮癰舐痔者汗顏。再有,四十歲東山再起的謝安,在關系東晉生死存亡的淝水之戰事宜上,運籌帷幄,以少勝多,使東晉政權轉危為安,卻淡然自若,足以使那些遇到芝麻小事便咋咋呼呼、翻江倒海的“精英們”汗顏!古為今用,重讀謝安、學習謝安,無論是對育人勵志,還是對鞭撻當前趨炎附勢、好大喜功、追名逐利的流弊,都是大有益處的。
東山再起成語典故精選篇2
東晉時,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的名士謝安,年輕時擔任著作郎,從事編國史的工作。他不愿當官而受到束縛,便借口有病,辭去官職,隱居在會稽的東山。
揚州刺史(掌握一州軍政大權的長官)庾冰聽說謝安很有才學,幾次請他出來做官,都被他拒絕了。后來庾冰硬逼,他才勉強應召,但一個多月后就告退。不久,吏部尚書(掌管全國官吏的任免、升降等事務的長官)范汪等,向朝廷推薦謝安的才學。朝廷幾次召他做官,他也一次一次地借口拒絕。
謝安四十多歲時,家族里不少當官的人死去或被朝廷貶為平民,謝安對自己家族的不祥命運感到不安。正好這時大司馬(掌管全國政務和軍務的高級官員)桓溫邀他當自己官府的幕僚,謝安答應了。當時,中丞(掌管公卿奏事等的官員)高崧對謝安開玩笑說:“先生幾次違背朝廷旨意,高臥東山。許多人勸您再次出來做官,你總是拒絕。你如何向老百姓交代?老百姓又將怎樣看待你?”
謝安聽了,露出慚愧的臉色。他到桓溫的官府后,桓溫高興極了,兩人整整談了一天。
謝安出山后,因很有政治和軍事才能,不斷得到提升。到晉孝武帝時,他被任命為宰相。后來,當北方的前秦國王苻堅領兵南侵,謝安被任命為征討大都督,他派自己的侄子謝玄、謝石領兵抗擊,大破秦軍于淝水,創造了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
東山再起成語典故精選篇3
原這個成語原用來比喻辭官隱退后再度任職。而現在多用來比喻失敗后,恢復力量再干或者失勢后重新恢復地位的情況。指的是東晉的謝安重新出山做官的故事。因為謝安久居東山(當然不是海南的東山嶺),所以稱為“東山再起”。
東山再起成語典故精選篇4
指再度出任要職。也比喻失勢之后又重新得勢。
●《晉書?謝安傳》載:安少有重名,「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并以疾辭。」
●《兒女英雄傳》第三九回:「或者圣恩高厚,想起來,還有東山再起之日,也未可知。」
●馬識途《最有辦法的人》:「于是莫達志懷著東山再起的偉大抱負,到601工地‘上任’去當材料員去了。」
東山再起成語典故精選篇5
1. 反動派亡我之心不死,妄圖東山再起。
2. 睽違政壇多年后,他東山再起,高票當選立委。
3. 這位政治家自從5年前失敗后,現在又東山再起了。
4. 今天這樣安排,就是為了等待時機,以便東山再起。
5. 犯點小錯誤,受點小處分,只要接受教訓,今后還會東山再起的。
6. 人最怕失敗后便一蹶不振,失去東山再起的斗志。
7. 以他不服輸的個性,一定正在重整旗鼓,準備東山再起。
8. 一個人只要不甘心失敗,總會有東山再起的時候。
9. 今年考場失利,且讓我再接再厲,準備明年東山再起。
10. 失敗了,只要不灰心喪氣,一切從頭開始,重整旗鼓,就有東山再起的希望。
11. 怨天尤人于事無補,趕快了解失敗的原因,好東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