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范文网_优质范文下载写作帮手

999范文網 > 實用文檔 > 制度 >

加工廠管理制度怎么寫

時間: 小龍 制度

沒有規矩就沒有正方形。每個企業工廠都有一套自己的管理體系,管理體系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企業工廠未來的發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加工廠管理制度怎么寫,歡迎大家來閱讀。

加工廠管理制度怎么寫(精選篇1)

一、加工前應認真檢查各種食品原料,發現有腐敗變質或者其他感官性狀異常的,不得進行加工。

二、未用完的點心餡料、半成品,應冷凍或冷藏,并在規定存放期限內使用。

三、各種工具、用具、容器生熟分開使用,用后清洗干凈,定位存放。各種熟食面點改刀要在專用的熟食板上進行,不得在面案上直接改刀。

四、當餐未用完的面點,應妥善保存,糕點存放在專用柜內,水分含量較高的含奶、蛋的點心應當在10℃以下或60℃以上的溫度條件下貯存,注意生熟分開保存。

五、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必須符合《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應嚴格按照標識上標注的使用范圍、使用量和使用方法使用食品添加劑,禁止超范圍、超劑量濫用食品添加劑。使用完后,由專人專柜保存。

六、各種食品加工用具、設備如:面板、面案、容器、絞肉機、饅頭機、豆漿機、和面機、面條機等,用后及時清洗干凈,定期消毒。各種用品如蓋布、籠布、抹布等要洗凈、曬干備用。

七、加工結束后及時清理面點加工場所,做到地面無污物、殘渣,用具、設備清潔。各種容器、用具、刀具等清洗干凈后定位存放。

加工廠管理制度怎么寫(精選篇2)

一、目的

為保證生產食品安全,避免因管理不到,衛生因素引起的食品危害,也為保證管理制度的落實,必須做好車間管理制度。

二、要求

1、員工遵守考勤制度,做到不遲到,不早退。

2、員工在入車間時要更-衣,洗手,消毒。

3、衛生項目:

1)車間衛生。(墻面,房頂,地面)

2)設備衛生。(運行設備,備用設備,相關生產配套設備小車,木板,壓板等)

3)個人衛生。(衣著整齊,勤剪指甲勤理發,)

4、工作的銜接,組與組的配合,員工與員工工作的關系,團結一直,做到生產各項指標達標。

5、產品質量按照公司的規定標準嚴格控制,產品質量做到最好,將廢料率降到最低,在廢料標準之內。

6、設備日常維護,簡單的工作自行處理,做到自檢設備的習慣。(例如,換皮帶,設備潤滑加機油,軸承的更換,等)

7、節能節源,節水節電,養成節能的.習慣。

8、生產車間要注意安全,小心地滑,安全使用生產設備。

9、在生產過程中要嚴格控制跑、冒、滴、漏現象發生。

10、生產中嚴禁干與工作無關的事情。(打電話,聊天,干私事等)

11、遵守公司的各項制度。

加工廠管理制度怎么寫(精選篇3)

第一條目的

為使本公司外制開發及半成品、成品外協處理有所遵循,特訂本細則。

第二條范圍

本細則系指配合本公司銷售、生產上需要,需通過協作廠商完成新產品零配件的試作、量試及認可后的大量外協制造等作業均屬此范圍。

第三條外協類別

外協依其加工性質的不同區分為:

(一)成品外協

系指由本公司提供材料或半成品供協作廠商制成成品,其外協加工后即可繳交物量部門當作成品銷售或可直接由協作廠商交運者。

(二)半成品外協

系指由本公司提供材料、模具或半成品供協作廠商制造,其外協加工后尚需送回本公司再經過加工始能完成成品者。

(三)材料外協

產品制造所需經過的某段加工過程必需的材料,由于本公司無此種設備(或設備不足)需要外協加工使其于公司內能使用均屬之。

第四條經辦部門

外協加工事務由下列部門辦理。

□試作與量試外協

第五條廠商調查

(一)為了解外協廠商的動態及產品質量,采購外制人員應隨時調查,凡欲與本公司建立外協關系而能符合條件者應填具“協作廠商調查表”以建立征信資料,作為日后選擇協作廠商的參考。“協作廠商調查表”一式一份呈主管核準后,自存。

(二)采購外制人員應依據“協作廠商調查表”每半年復查一次以了解廠商的動態,同時依變動情況,更正原有資料內容。

(三)于每批號結束后,將協作廠商試作、外協的實績轉記于“協作廠商調查表”以供日后選擇廠商的參考。

第六條申請

(一)試作

采購外制人員依據產品設計人員所填制的“開發通報書”、“開發進度表”、“新開發零件部門進度追蹤報告”、“零件表”及圖詳細審核歸劃外制的零配件等資料是否齊全、清晰,并即按進度要求分別開立“外協加工申請單”一式四聯,呈總經理核準后,第一聯送會計部門,第二聯自存,第三、四聯物量,待試制品合格收料后,第三聯附發票、收料單送會計部門整理付款。

(二)量試

1.采購外制人員于第一批小量試作品完成并送交工程設計人員經確認正常后(如需修改,則再通知外協廠商重新送樣,以迄正常為止,即進行第二階段的試量,其中申請手續同第七條第一項作業。

2.如于量試與試作過程中,產品設計人員為求產品增加美觀與功能必需增減或修改某些零配件時,應統一由產品設計人員重新繪制零配件成品圖,循第七條第一項作業,唯若必需重新開發模具者,應洽協作廠商提供損失的費用。

第七條詢價

(一)采購外制人員提出“外協加工申請單”前,應依需要日期及協作廠商資料進行詢價,詢價對象以二家以上為原則(最好三家)并需提供估價單,其內容有模具與零件的材料、人工、稅金、利潤等資料,每家填寫壹張“外包零件模具估價表”及“估價分析表”。

(二)經辦人員審核估價明細表后循議價、比價方式(以確保質量交貨期為前提)將詢價記錄填寫于“外協加工申請單”內呈主管核準后,外制人員需將承制廠商、外協工資及約定交貨期轉記于“外協加工控制表”憑以控制外協品的交貨期。

(三)為配合工程設計部門之要求或制造部門的緊急需求,采購外制人員得參考以往之類似品的外協價格,免經過議價、比價手續,徑行指定信用可靠的廠商先行加工作業,但亦應事后補辦“外協申請單”及簽訂合同的手續。

第八條外協內容與廠商變更

(一)外協詢價經核準后,如需變更外協內容或承制廠商時,承辦部門應開立“外協內容變更申請表”一式四聯,注明變更的原因及更改的廠商呈主管核準,第一聯送會計部門,第二聯送物料管理,第三聯辦理付款時與發票一并附出,第四聯自存。

(二)變更內容應轉記于“外協加工控制表”內憑以管理進度。

第九條簽訂合同

(一)詢價完成后,采購外制人員應于外協零配件交運前與協作廠商簽訂“外制品制作進度追蹤表”一式二聯,一聯自存,一聯送協作廠商據此依進度作業,同時訂立“模具開發及制品委托制作契約書”。

(二)“模具開發及制品委托制作契約書”一式三份,由協作廠商用印后,送呈科長、總經理核準用印后,一份送協作廠商,一份送會計部門,一份自存。

(三)協作廠商履行合同情況如有異常致使本公司遭受損失時,采購外制人員應立即設法改善依約追償,并即以簽呈,呈報主簽,轉呈總經理核示處理,扣損失金額超過__元以上時,應轉呈總經理核示。

第十條質量檢查

(一)檢查依據

協作廠商就依據采購外制人員所提供的正式工程圖或樣品,先行以“檢查記錄表”檢查通過后,連同零配件(以塑膠透明袋裝妥,并于袋上標明:1零配件名稱,2數量,3廠商)一并送交物料管理單位及外制人員登記,并轉交產品設計人員檢驗。

(二)試樣檢查

工程產品設計人員于接到采購外制人員所轉來的樣品后,應依原工程圖的要求檢查其規格與物性,其處理方式如下:

1.檢驗合格者:

經檢驗合格者即填寫“檢查記錄表”連同試樣送交采購外制人員轉記于“外協加工控制表”結案,并將零配件連同“檢查記錄表”送物料管理單位辦理入庫收料,待通知試裝。

2.檢驗不合格者:

其檢驗不合格的零配件,應由產品設計人員于“檢查記錄表內注明不合格的原因,送回采購外制人員轉記于“外協進度表”內,繼續追蹤協作廠商如期(或延期)完成。

3.如于檢驗過程中發生設計變更等事項,仍應通過采購外制人員向協作廠聯系要求變更事宜。

第十二條付款

(一)試作與量試之外協加工零配件經檢驗合格由物料管理單位辦理入庫后,采購外制人員應將“外協申請單”第三聯,“收料單”第一聯及發票一并核對無誤,并呈核后,轉會計部門審查憑以付款。

(二)若需由本公司支付模具費用者,除前述的付款憑證外,另由協作廠商提示模具、機具的照片各壹禎粘貼于“模具履歷表”內連同發票一并送交本公司整理,并建卡列入資產管理。

(三)采購外制人員每半年整理壹次各協作廠商到期應付未付的試作、量試、模具費用于“外制零配件逾期支付費用明細表”內一式二聯,提出原因對策后呈主管核示,一份自存,憑以追蹤,一份送會計部門備查。

第十一條模具管理

(一)建檔

按照固定資產管理辦法,幾經本公司支付模具費的任何模具均應按其編號別(按固定資產電腦編號說明書原則編定)列帳管理,每一模具以一張“固定資產登記卡”列管。

(二)異動

1.配合外協零配件質量與交貨期等因素的變動,必需將模具由原協作廠異動到其他(或新開發)的協作廠或使用結案需移回本廠保管時,應按出入廠管理辦法填寫“物品出入廠憑單”一式三聯,于出(入)廠內注明異動原因后呈主管核準,第一聯自存,第二、三聯送交原協作廠商簽名后,第二聯連同物品送回本廠(或新協作廠商),第三聯存原協作廠商。

2.凡異動后的資料均應詳細記載于“固定資產登記卡”內,若因產品停止生產、制程變更、設備更新等原因而閑置時,采購外制人員應以“閑置固定資產處理表”一式三聯,提報模具閑置原因及研擬處理對策后,會業務部門呈總經理核準,第一聯送會計部門,第二聯送物料管理單位,第三聯自存。

第十二條協作廠商績效評核

(一)為使協作廠商適時交運優良質量的零配件給予本公司生產總使用,采購外制人員應每月整理“外作品新開發評分表”,區分為a、b、c品種等級,呈主管核準后,參酌質量交貨a級者,其貨款以現金方式支付以示獎勵;b級者貨款以一個月票期支付;c級者以二個月票期支付(含新開發的協作商廠);d級者以叁個月票期支付,而列入d級的協作廠商連續超過三次者,應予淘汰重新尋覓新協作廠商代替。

(二)采購外制人員為便于外協加工申請作業應于每月底將各協作廠所交的項目規格、材質、加工條件、價格等記錄于“外制零配件交運動態表”,依機種別分類歸檔,以利查詢。

□量試外協

第十三條生產資料通知

經量試的樣品,經工程設計人員認可后,由采購外制人員主動聯系生產部人員領取相關資料(產品零件表、零件圖、組合圖、標準規格及用料清單、零件部品的流程圖及說明書、制程能力分析、產能設定資料、樣品及各項操作、質量的基準等),(若因業務需要,可由采購外制人員繼續量產的采購)應立即由采購外制人員主動召集此項檢查會,提出量試期間發生的各項修正與變化,詳細列入會議記錄。

第十四條量產訂購、詢價、收料、付款作業

(一)采購外制人員于接獲產銷部門通知生產后,即(按交貨期間)適當安排各項外制零配件的交貨進度,其手續同前第八條的詢價作業,如價格與對象不變,不必再填“外協申請單”,而直接以“訂購單、填寫、單價欄注明系外協單價按正常采購方式作業。

(二)由本公司提供原物料者,由生產部門提出申請核準后,由填寫“外協出廠單”連同原料、半成品隨車交運,“外協出廠單”一式四聯,第一聯自存,第二聯存會計,第三、四聯送廠商,第四聯由廠商簽回,待加工完成并檢驗合格后,由物料管理單位填寫“外協收料單”一式四聯,第二聯送會計,第一、三聯自存,待收到發票后,連第一聯整理付款,第四聯送廠商。

加工廠管理制度怎么寫(精選篇4)

1.0目的

為加強機公司各部門、車間的勞動保護,保護員工在生產工作過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促進公司不斷發展,根據有關安全法規和規定,結合公司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制度。

2.0主題

各部門、車間的安全生產工作必須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堅持“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生產要服從安全的需要,確保安全、文明生產。

3.0獎懲

對在安全生產方面有突出貢獻的團體和個人要給予獎勵,對違反安全生產制度和操作規程造成事故的責任者,要嚴肅處理;觸犯刑律的,交由司法機關處理。

4.0檢查監督

本公司已成立的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將全面負責各部門車間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研究制訂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實施安全生產檢查和監督,調查處理安全責任事故等工作。

5.0綜合管理科職責

5.1負責開展對職工安全教育培訓,增強職工的安全意識和法制觀念,研究解決職工安全教育中的問題;

5.2制訂、修改安全生產實施細則和操作規程,實施安全生產監督檢查,貫徹執行公司下達的各項安全指令,對上級的指示和基層的情況上傳下達,做好安全信息反饋工作,確保生產安全;

5.3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經常深入現場指導安全生產,遇有特別緊急不安全情況時,有權指令停止生產,消除安全隱患,并立即報告領導研究處理;

5.4參加安全事故的調查處理,負責對安全事故的分析報告,協助有關部門提出防止事故的措施,并監督按時實施;

5.5負責對新員工、臨時工、民工在上崗前的安全生產制度、安全操作規程等規章制度的教育培訓工作,培訓合格并簽訂安全責任書后,方能上崗;

5.6根據有關規定,制定安全防護用品的發放標準,并監督執行。

6.0其他部門職責

6.1各部門主管、主任為各自部門的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協助領導貫徹執行安全法規、制度,綜合管理日常安全生產工作。

6.2各部門車間安全生產責任人要經常檢查本部門安全生產情況,督促職工遵守安全生產制度和操作規程,做好設備、工具的安全檢查和保養工作。

7.0安全操作規程內容

7.1員工上班時必須穿戴工作服、工作鞋、安全帽,將衣服袖口扎緊,嚴禁穿涼鞋和拖鞋進入車間;

7.2工作前認真檢查各自的機床設備,確認一切正常后,才可上機操作;

7.3留有超過頸根以下長發的員工操作旋轉設備時,必須戴工作帽,并把頭發放入帽內,操作旋轉工具時禁止戴手套;

7.4在工作臺上操作生產,要注意安全,不得隨便倚靠在工作臺的護欄上,工作臺和防護罩上的鐵屑要及時清掃干凈,以防滑倒;

7.5清除工件上鐵屑時,嚴禁用手拿或用嘴吹,應使用專用工具;

7.6高速切削或切削脆性材料時,要戴好防護眼鏡,防止鐵屑彈入眼內;

7.7嚴禁在傳動部位上傳遞物品;

7.8裝卸調換工夾具、測量盡寸、擦拭機床時,必須停車進行;

7.9在磨刀具時,應遵守砂輪機的操作規程;

7.10要經常清除機床周圍的廢物垃圾和油漬,定期更換機油,保持機床供油系統正常,避免發生機床故障;

7.11高電壓作業時要設置安全防護標志,準備滅火器材;按照設備運行方式,設置安全圍欄,要明顯區別帶電和不帶電設備,防止誤登、誤進、誤觸、誤動;

7.12工件堆放要穩妥整齊,不得超出通道,以免安全通道被堵;

7.13在使用各類刀具、鐵棒、鐵鉤時禁止對準其他人員,以免誤傷他人,使用完后要妥善保管;

7.14下班時必須切斷電源、氣源、熄滅火種,清理場地,關好所有門窗,認真檢查水、電、氣是否處于安全狀態;

7.15認真遵守行車安全操作規程、各類機床安全操作規程、拋光工安全操作規程以及機電維修安全操作等規程;

7.16愛護生產設備和設施,發現不安全情況及時報告,并迅速予以排除。

8.0其他

8.1對從事電氣、焊割、行車、機械操作等工種人員,必須進行安全技術培訓和經常性安全教育,具備合格操作資格后,持證上崗。

8.2機床設備不得超負荷運行和帶病運行,做到正確使用,定期檢修,確保正常運行。

8.3生產工作場地有危險的地方必須有安全設施和明顯的安全標志。

8.4易燃易爆物品要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貯存、使用,氧氣瓶和乙炔瓶之間應有一米以上的安全距離,并與明火保持在兩米以上的距離。

8.5檢查人員對查出的安全隱患要逐項進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按照定措施、定人員、定期限的原則按時完成整改任務。

8.6發生人員傷害事故后,各部門、車間領導要立即趕到現場,組織員工實施搶救,并保護好現場,及時報告。

8.7發生安全事故和重大責任未遂事故后,各部門、車間要聯合組織有關人員進行現場教育,吸取事故教訓,防止類似事故重復發生。

8.8提倡文明生產,員工必須自覺遵守和維護以下文明操作規程:

8.9自覺保持綠色通道地面的清潔、無鐵屑、無明顯拉毛劃痕;

8.10認真保持安全防護柱的整齊劃一,隔離帶鐵練條完好無損;

8.11工件翻身時必須在指定翻工件區域內進行,以防造成地面和工件的損傷;

8.12鋼絲繩使用完畢后,必須放回規定區域,運送鋼絲繩時,禁止在地上拖拉。

加工廠管理制度怎么寫(精選篇5)

為加強機械加工的管理,提高自制設備能力和產品質量,降低成本,滿足設備檢修對自制備品配件的需要,特制定本制度。

1.化工企業(礦山)機械加工車間(機修車間)的加工任務,由設備動力管理部門統一安排。

2.設備動力管理部門必須于年底前根據自制設備和備品配件的消耗、庫存情況編制好下一年度自制設備和備品配件加工計劃。加工計劃要按季、月安排生產。實施計劃及加工圖紙每月提前25天由設備動力管理部門下達。加工車間在15天內做好生產準備工作,包括編制工藝、工時定額,落實材料、工裝,核算生產能力,于月前5天編出月度作業計劃后進行施工,并報設備動力管理部門作考核依據。

3.機床數量少(5臺以下)的車間要自行安排月、日計劃。車間設備員安排計劃后,應報設備動力管理部門,便于考核。

4.機械加工車間每周召開一次由各生產車間設備員參加的調度會,除通報加工情況外,還要安排計劃外的加工任務。設備動力管理部門每月召開一次計劃平衡(或協調)會,檢查月度加工計劃的完成情況、項目進度,解決生產中存在的問題。

5.機械加工應實行工時定額管理和經濟核算。車間每月公布各機床或操作工人的生產計劃完成情況,及時表彰先進。

6.機械加工單位必須嚴格執行質量檢驗制度,設置專門檢驗機構或專職檢驗人員加強工序質量檢查,未經檢驗的半成品,下道工序不準自行施工。大型鑄鍛件及高壓件必須對原材料按規定進行檢驗,凡生產的成品必須附有產品合格證。

7.加工過程中出現的重大技術問題,由設備動力管理部門召集有關部門或人員研究處理。加工過程中產生廢品時,操作者應填寫產品報廢單,找出原因,吸取教訓。車間要經常召開質量分析會,交流操作經驗,不斷提高加工質量。

8.各機械加工單位應及時上報月加工計劃完成情況,內容如下:

(1)產量鑄鐵(噸)、鑄鋼(噸)、有色金屬(噸)、加工件(件/噸)、鉚焊件(件/噸);

(2)品種(項目)項目完成率=(實際完成項/計劃項)×100%;

(3)質量要考核加工件的合格率和廢品率;

(4)臺時利用率=(實際利用臺時/應有臺時)×100%;

(5)定額工時完成率=實際總完成工時/項目總定額工時)×100%;

(6)修舊利廢指修舊利廢的項目、件數及創造或節約的價值。

加工廠管理制度怎么寫(精選篇6)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提高食品質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眾安全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和國務院賦予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以下簡稱國家質檢總局)的職能等有關規定,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以銷售為目的的食品生產加工經營活動,必須遵守本細則。食品的進出口管理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條 本細則所稱食品是指經過加工、制作并用于銷售的供人們食用或者飲用的制品。

本細則所稱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是指有固定的廠房(場所)、加工設備和設施,按照一定的工藝流程,加工、制作、分裝用于銷售的食品的單位和個人(含個體工商戶)。

第四條 食品必須符合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質量安全規定,滿足保障身體健康、生命安全的要求,不存在危及健康和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險,不得超出有毒有害物質限量要求。

食品質量安全指標包括標準規定的理化指標、感官指標、衛生指標和標簽標識。

第五條 國家實行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從事食品生產加工的企業,必須具備保證食品質量安全必備的生產條件(以下簡稱必備條件),按規定程序獲取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以下簡稱食品生產許可證),所生產加工的食品必須經檢驗合格并加印(貼)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標志后,方可出廠銷售。

國家已實行生產許可證管理的食品,企業未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不得生產。未經檢驗合格、未加印(貼)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標志的食品,不得出廠銷售。

第六條 國家質檢總局負責統一組織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地方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按照國家質檢總局的統一部署和要求,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組織實施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

第七條 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應當遵循科學公正、公開透明、程序合法、便民高效的原則。

從事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的機構和人員應當依法行政、嚴格把關、熱情服務、廉潔自律。

縣級以上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及其從事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的人員、檢驗機構和檢驗人員,對所知悉的國家秘密和商業秘密負有保密義務。

第八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對違反本細則規定的行為,向各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舉報。受理舉報的部門應當及時調查處理并為舉報人保密,對舉報有功人員按照有關規定給予獎勵。

第二章 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必備條件

第九條 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應當符合法律法規和國家產業政策規定的企業設立條件。

第十條 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必須具備和持續滿足保證產品質量安全的環境條件和相應的衛生要求。

第十一條 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必須具備保證產品質量安全的生產設備、工藝裝備和相關輔助設備,具有與產品質量安全相適應的原料處理、加工、包裝、貯存和檢驗等廠房或者場所。生產加工食品需要特殊設備和場所的,應當符合有關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規定的條件。

第十二條 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生產加工食品所用的原材料、食品添加劑(含食品加工助劑,下同)等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規定。不得違反規定使用過期的、失效的、變質的、污穢不潔的、回收的、受到其他污染的食品原材料或者非食用的原輔料生產加工食品。使用的原輔材料屬于生產許可證管理的,必須選購獲證企業的產品。

第十三條 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必須采用科學、合理的食品加工工藝流程,生產加工過程應當嚴格、規范,防止生物性、化學性、物理性污染,防止待加工食品與直接入口食品、原料與半成品、成品交叉污染,食品不得接觸有毒有害物品或者其他不潔物品。

第十四條 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必須按照有效的產品標準組織生產。依據企業標準生產實施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管理食品的,其企業標準必須符合法律法規和相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要求,不得降低食品質量安全指標。

第十五條 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必須具有與食品生產加工相適應的專業技術人員、熟練技術工人、質量管理人員和檢驗人員。從事食品生產加工的人員必須身體健康、無傳染性疾病和影響食品質量安全的其他疾病,并持有健康證明;檢驗人員必須具備相關產品的檢驗能力,取得從事食品質量檢驗的資質。食品生產加工企業人員應當具有相應的食品質量安全知識,負責人和主要管理人員還應當了解與食品質量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

第十六條 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應當具有與所生產產品相適應的質量安全檢驗和計量檢測手段,檢驗、檢測儀器必須經計量檢定合格或者經校準滿足使用要求并在有效期限內方可使用。企業應當具備產品出廠檢驗能力,并按規定實施出廠檢驗。

第十七條 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應當建立健全企業質量管理體系,在生產的全過程實行標準化管理,實施從原材料采購、生產過程控制與檢驗、產品出廠檢驗到售后服務全過程的質量管理。

國家鼓勵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根據國際通行的質量管理標準和技術規范獲取質量體系認證或者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管理體系認證(以下簡稱haccp認證),提高企業質量管理水平。

第十八條 出廠銷售的食品應當進行預包裝或者使用其他形式的包裝。用于包裝的材料必須清潔、安全,必須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的要求。

出廠銷售的食品應當具有標簽標識。食品標簽標識應當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的要求。

第十九條 貯存、運輸和裝卸食品的容器、包裝、工具、設備、洗滌劑、消毒劑必須安全,保持清潔,對食品無污染,能滿足保證食品質量安全的需要。

第二十條 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在生產加工過程中嚴禁下列行為:

(一)違反國家標準規定使用或者濫用食品添加劑;

(二)使用非食用的原料生產食品;加入非食品用化學物質或者將非食品當作食品;

(三)以未經檢驗檢疫或者檢驗檢疫不合格的肉類生產食品;以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獸、水產動物等生產食品;生產含有致病性寄生蟲、微生物,或者微生物毒素含量超過國家限定標準的食品;

(四)在食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食品冒充合格食品;

(五)偽造食品的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廠名、廠址,偽造或者冒用質量標志;

(六)生產和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的食品及相關產品。

第三章 食品生產許可

第二十一條 國家質檢總局負責全國食品生產許可證的統一管理;負責高風險食品的生產許可;確定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以下簡稱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負責審查發證的產品及具體辦法,并對省級食品生產許可工作進行監督和指導。

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按照國家質檢總局統一部署,依法組織本轄區部分食品生產許可,并對審查發證工作負責。

市(地)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受國家質檢總局或者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委托負責組織開展本轄區食品生產許可證的受理、企業必備條件核查、產品質量檢驗和食品生產許可證證書送達工作。

各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按照權責一致、層級負責的原則,分別承擔食品生產許可工作責任。

第二十二條 國家質檢總局依據本細則第二章規定的條件,根據各類食品的不同特性和相關標準,制定并發布食品生產許可證審查通則和各類食品生產許可證審查細則,對食品生產許可證的具體要求做出規定。各類食品生產許可證審查細則按照規定程序分批發布并實施。

第二十三條 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按照地域管轄原則,在規定的時間內向所在地的省級或者市(地)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提出辦理食品生產許可證的申請。

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獲得營業執照后,應當單獨申請食品生產許可證,其經營范圍應當覆蓋申請取證產品。

第二十四條 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申領食品生產許可證,應當按規定提供相應的材料。除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限制條件外,任何單位不得另行附加條件,限制企業申請食品生產許可證,不得要求申請人提交與其申請無關的技術資料和其他材料。

第二十五條 省級、市(地)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在接到企業申請后,應當在5日內完成對申請材料的審查。企業的申請材料符合要求的,發給行政許可申請受理決定書。企業的申請材料不符合要求的,受理部門應當發給行政許可申請材料補正告知書,一次性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通知企業在20日內補正;逾期未補正的,視為撤回申請。

如申請事項依法不需要取得食品生產許可的,或者不屬于本部門受理的,應當即時告知申請人不受理,發給行政許可不予受理決定書,或者告知申請人向有關行政機關申請。

第二十六條 自受理企業食品生產許可證申請之日起,國家質檢總局或者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在60日內做出準予許可或者不予許可決定。

產品檢驗所需時間(包括樣品送達、檢驗機構檢驗、異議處理的時間)不計入前款規定的期限內。

第二十七條 行政許可申請受理決定書發出后,省級或者市(地)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組成核查組,依照食品生產許可證審查通則和審查細則,在20日內完成企業必備條件和出廠檢驗能力現場核查。現場核查時間一般不應當超過2日。企業所在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派觀察員監督核查工作質量。核查組實行組長負責制。

對現場核查合格的企業,由核查組按照食品生產許可證審查通則和審查細則的要求在現場抽取和封存樣品,并告知企業有資格承擔該產品發證檢驗任務的檢驗機構名單和聯系方式,由企業自主選擇。

核查人員對企業進行實地核查,不得刁難企業,不得索取、收受企業的財物,不得謀取其他不當利益。

第二十八條 企業應當在封樣后7日內將樣品送達檢驗機構。檢驗機構收到樣品后,應當按照規定的標準和要求進行檢驗,在15日內完成檢驗工作(檢驗項目有特殊要求的除外)。

第二十九條 企業對檢驗的結果有異議的,可以自接到檢驗結果之日起15日內,向組織檢驗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或者其上一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提出復檢申請。受理申請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在5日內做出是否受理復檢的書面答復。除國家標準規定不允許復檢等客觀情況外,對符合復檢條件的,應當及時組織復檢。

復檢應當采用核查組封存的樣品,按照原檢驗方案進行檢驗、判定。承擔復檢的檢驗機構由受理復檢申請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在有資質的檢驗機構中確定。

第三十條 由市(地)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受理審查的,應當自受理之日起30日內,將企業申請材料、現場核查和產品檢驗材料報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

由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負責審批的,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統一匯總審核企業材料,按有關規定做出是否準予許可的決定。

由國家質檢總局負責審批的,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自受理企業申請之日起40日內將企業申請材料、現場核查和產品檢驗材料報國家質檢總局。國家質檢總局按有關規定做出是否準予許可的決定。

國家質檢總局、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在做出許可決定前,或者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上報企業材料前,應當在本細則第二十六條規定的時限內組織許可前抽查。

第三十一條 對現場核查和產品檢驗合格的企業,國家質檢總局或者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做出準予生產許可的決定,并自決定之日起10日內,向企業發放食品生產許可證及副本。

對現場核查或者產品檢驗不合格的企業,國家質檢總局或者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做出不予生產許可的決定,并自做出決定之日起10日內,向企業發出不予行政許可決定書。

第三十二條 國家質檢總局或者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在職責范圍內對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進行公告,并將食品生產許可證的發證情況及時通報衛生、工商等有關部門。

第三十三條 出口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生產加工的食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的,應當按照本細則的規定,申請辦理食品生產許可證。已獲得國家認監委和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頒發的出口食品衛生注冊證、登記證的企業,在申請食品生產許可證時,可免于企業必備條件現場核查。

已通過haccp認證等國家推行的食品認證的企業,在申請食品生產許可證時,按照不重復的原則,可免于或者簡化企業必備條件現場核查。

第三十四條 食品生產許可證的有效期3年。有效期屆滿,企業繼續生產的,應當在食品生產許可證有效期滿6個月前,向原受理食品生產許可證申請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提出換證申請。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按規定的程序對企業進行審查并換發證書。

第三十五條 在食品生產許可證有效期內,產品的有關標準、要求發生改變的,省級或者市(地)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按國家質檢總局的統一要求組織必要的現場核查和產品檢驗。

企業的生產條件、檢驗手段、技術或者工藝發生變化的,企業應當在變化后20日內提出申請。省級或者市(地)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按照食品生產許可證審查通則和審查細則的規定重新組織現場核查和產品檢驗。

第三十六條 國家質檢總局、省級和市(地)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建立食品生產許可證檔案管理制度,將辦理食品生產許可證的有關材料、發證情況及時歸檔。檔案材料的保存時限為4年。

第四章 食品質量安全檢驗

第三十七條 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對用于生產加工食品的原材料、食品添加劑、包裝材料和容器等必須實施進貨驗收制度,不符合質量安全要求的,不得用于食品生產加工。

第三十八條 食品出廠必須經過檢驗,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不得出廠銷售。

具備出廠檢驗能力的企業,可以按要求自行進行出廠檢驗。不具備產品出廠檢驗能力的企業,必須委托有資質的檢驗機構進行出廠檢驗。實施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管理的食品,按審查細則的規定執行。

實施自行檢驗的企業,應當每年將樣品送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指定的檢驗機構進行一次比對檢驗。

第三十九條 對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產品實施強制檢驗制度。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負責確定強制檢驗的頻次,并組織實施。

已通過haccp認證等質量穩定的大型企業、國家和省級監督抽查連續合格的企業,應當減少強制檢驗的頻次。

對尚未列入食品生產許可證管理且在生產過程中沒有控制要求和手段、不具備標準要求的出廠檢驗能力的企業,應當加大強制檢驗頻次。

第四十條 承擔本細則規定的食品質量安全檢驗工作的檢驗機構,必須是依法設置或者依法授權的法定檢驗機構,按照國家規定經過計量認證、審查認可或者通過實驗室認可,并經省級以上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指定。

各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等有關規定,對承擔本細則規定的食品檢驗工作的檢驗機構進行管理。

第四十一條 承擔食品檢驗工作的檢驗機構,應當按照國家有關的標準和技術法規等要求實施產品檢驗。檢驗機構應當客觀、公正、及時地出具檢驗報告,并對檢驗報告負責。

第四十二條 檢驗機構和檢驗人員進行產品檢驗,應當遵循誠信原則和方便企業的原則,為企業提供可靠、便捷的檢驗服務,不得拖延,不得刁難企業。

檢驗機構和檢驗人員不得從事與其檢驗的列入目錄產品相關的生產、銷售活動,不得以其名義推薦或者監制、監銷其檢驗的列入目錄產品。

第五章 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標志與食品生產許可證證書

第四十三條 食品生產許可證證書分為正本和副本。證書應當載明企業名稱和住所、生產地址、產品名稱、證書編號、發證日期、有效期等相關內容。食品生產許可證副本用于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記載接受監督檢查的基本情況。

食品生產許可證證書式樣(見附件1)由國家質檢總局統一規定。食品生產許可證證書由國家質檢總局統一印制,并加印食品生產許可證審批部門印章。

第四十四條 企業名稱發生變化時,應當在名稱變更后20日內向原受理食品生產許可證申請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提出食品生產許可證更名申請。受理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自受理之日起10日內完成變更審查和材料上報,由原發證部門在10日內核批。

第四十五條 企業應當妥善保管食品生產許可證證書,因毀壞或者不可抗力等原因造成生產許可證證書遺失或者無法辨認的,應當及時在省級以上報紙上刊登聲明,同時報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企業提出補證申請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及時受理,由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按規定辦理補領證書手續。

第四十六條 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標志即食品生產許可證標志,屬于質量標志,以質量安全的英文quality safety縮寫qs表示,其式樣由國家質檢總局統一制定(見附件2,以下簡稱qs標志)。

第四十七條 實施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的食品,出廠前必須在其包裝或者標識上加印(貼)qs標志。沒有qs標志的,不得出廠銷售。

第四十八條 企業使用qs標志,表明企業承諾其產品經檢驗合格,符合食品質量安全的基本要求。

加印(貼)qs標志的食品,在質量保證期內,非消費者使用或者保管不當而出現質量安全問題的,由生產者、銷售者根據各自的義務,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第四十九條 企業使用qs標志時,可根據需要按式樣比例放大或者縮小,但不得變形、變色。qs標志由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自行加印(貼)。

第五十條 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由英文字母qs和12位阿拉伯數字組成。

第五十一條 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應當在其產品包裝或者標識上加印(貼)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

第五十二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變造、冒用食品生產許可證證書、qs標志和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不得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轉讓食品生產許可證證書、qs標志和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

第五十三條 國家質檢總局和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根據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企業的情況,及時依法作出撤銷、撤回和注銷食品生產許可的決定,并將注銷食品生產許可證的情況向社會公告。

第六章 食品質量安全監督

第五十四條 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應當持續地具備保證食品質量安全的必備條件,保證持續穩定地生產合格的食品。

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應當對其所生產加工食品的質量安全負責,并應當明確承諾不濫用食品添加劑、不使用非食品原料生產加工食品、不用有毒有害物質生產加工食品、不生產假冒偽劣食品。

第五十五條 企業采購食品原材料、食品添加劑時,應當驗明標識,向供貨單位索取合格證明,或者自行檢驗、委托檢驗合格,并建立進貨臺帳。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要將使用的食品添加劑情況和國家要求備案的其他事項報所在地縣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備案。

食品生產加工企業使用新品種的食品添加劑、新的原材料生產的食品容器、包裝材料和食品用工具、設備的新品種,應當在使用前索取省級以上安全評價機構出具的安全評價報告,并留存備查。

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應當建立生產記錄和銷售記錄。銷售記錄應當注明食品的名稱、規格、批號、購貨單位名稱、銷貨數量、銷貨日期等內容。

企業應當建立食品質量安全檔案,保存企業購銷記錄、生產記錄和檢驗記錄等與食品質量安全有關的資料。企業食品質量安全檔案應當保存3年。

第五十六條 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連續停止生產加工獲證產品1年以上的,重新生產加工時,應當向原受理食品生產許可證申請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提出重新現場核查的申請。

第五十七條 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利用新資源生產食品,必須按有關規定在投產前由省級以上安全評價機構進行安全評價,并將評價結果向所在地縣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報告。企業對報告的真實性負責。

第五十八條 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應當在證書有效期內,每滿1年前的1個月內向所在地縣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提交持續保證食品質量安全必備條件情況的年度報告。

第五十九條 采用委托加工方式生產加工食品的,委托雙方必須分別到所在地市(地)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備案,提交雙方營業執照和委托加工合同復印件。

委托加工已納入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管理食品的,除符合前款要求外,被委托方必須是已取得有效的食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其生產加工的食品應當全部交由委托方進行銷售,備案時還應當提交被委托方的生產許可證復印件。委托加工食品的包裝或者標識上還應當按照產品標識標注的規定,標注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和生產者的名稱和地址。

第六十條 各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對食品質量安全和衛生狀況、對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持續保證食品質量安全必備條件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通過巡查、加嚴檢驗、回訪、強制檢驗、監督抽查、年度報告審查和執法檢查等方式,加強監督檢查,督促企業規范生產經營活動。

各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對企業實施監督檢查,不得妨礙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不得索取或者收受企業的財物或者謀取其他利益。

第六十一條 各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建立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質量安全管理檔案,詳細記錄企業基本情況、產品質量安全狀況及企業監管情況,實行動態管理。

第六十二條 各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對食品生產企業實行分類監管制度。根據本轄區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生產條件、管理水平和產品質量狀況等因素確定企業質量安全等級,實施分類管理。

第六十三條 對食品生產企業及其生產活動實行巡查。巡查時,應當如實記錄企業執行本細則的情況。巡查中發現企業存在問題的,按照相關規定予以處理。

第六十四條 國家質檢總局和各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根據不同類型食品的特點及產品質量狀況,組織實施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監督抽查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監督抽查應當重點抽查存在傾向性質量問題的區域、質量不穩定的企業以及微生物、重金屬、添加劑、有毒有害物質等重點指標。

第六十五條 各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對出現質量安全問題的食品,進行加嚴檢驗。

第六十六條 各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對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提交的年度報告進行審查。必要時,對企業進行現場核查和產品檢驗。

第六十七條 各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對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存在的不符合必備條件的問題改進情況實施回訪。回訪的情況應當記錄存檔。

第六十八條 各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在監督管理中,發現不屬于本轄區管轄的質量安全問題,應當及時通報有管轄權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

發現重大食品質量安全事件的,應當立即報送上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也可以直接報告國家質檢總局。

第六十九條 國家質檢總局和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建立由信息收集、風險評估和風險預警發布等構成的食品質量安全風險預警機制。

第七十條 各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建立食品質量安全事件快速反應機制。針對突然發生的重大食品質量安全事件,應當立即組織情況調查和產品分析,采取措施控制危害擴大,并有針對性地實施監管。

第七十一條 對不安全食品實行召回制度。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發現其產品存在嚴重質量安全問題的,應當主動召回已出廠銷售的有問題食品;企業不召回的,由企業所在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責令召回;企業拒不執行的,由省級以上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公告召回。具體辦法另行規定。

第七十二條 國家質檢總局和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建立嚴重違法行為企業公布制度,定期公布生產假冒偽劣食品的企業名單。

第七十三條 國家質檢總局和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通過查閱檢驗報告、檢驗結論對比等方式,對檢驗機構的檢驗過程和檢驗報告是否客觀、公正、及時進行監督檢查。

核查人員、檢驗機構及其檢驗人員刁難企業的,企業有權向國家質檢總局和縣級以上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投訴。國家質檢總局和縣級以上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接到投訴,應當及時進行調查處理。

第七章 核查人員和檢驗人員

第七十四條 國家對從事企業必備條件的核查人員實行資格管理制度,對食品檢驗人員實行職(執)業資格管理制度。

核查人員包括食品生產許可證注冊審查員、高級審查員和技術專家。

第七十五條 國家質檢總局負責統一制定核查人員和檢驗人員的考核標準,統一培訓核查人員和檢驗人員的師資,統一組織注冊審查員和高級審查員的考核注冊。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負責組織本轄區核查人員和檢驗人員的培訓工作,負責檢驗人員考核發證。

第七十六條 國家質檢總局統一規定檢驗人員的資格注冊管理辦法,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具體負責檢驗人員的注冊管理。

第七十七條 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根據需要,可確定技術專家參加現場核查工作。

技術專家是指未取得審查員注冊證書,但可以為企業必備條件現場核查提供技術咨詢的專業技術人員。技術專家參加現場核查工作時,不作為核查組成員,不參與核查結論的決策。

技術專家應當具備一定的條件,并經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批準、國家質檢總局備案。未經批準、備案的人員不得作為技術專家參加核查工作。

第七十八條 核查人員、檢驗人員經注冊或者批準備案后,方可持證上崗。未經考核合格取得相應的資格證書的人員,不得從事核查或者檢驗工作。

擔任核查組組長的審查員必須經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批準并報國家質檢總局備案。

第八章 法律責任

第七十九條 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有下列情況之一的,責令其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并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產品,下同)貨值金額等值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未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而擅自生產加工已實行生產許可證管理的食品的;

(二)已經被注銷食品生產許可證或者食品生產許可證超過有效期仍繼續生產加工已實行生產許可證管理的食品的;

(三)超出許可范圍擅自生產加工已實行生產許可證管理的食品的。

第八十條 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生產條件、檢驗手段、生產技術或者工藝發生變化的,未按照本細則規定辦理重新申請審查手續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并限期辦理相關手續;逾期仍未辦理的,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3倍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名稱發生變化,未按照本細則規定辦理變更手續,責令限期辦理相關手續;逾期仍未辦理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并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等值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第八十一條 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未按本細則規定提交年度報告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以5千元以下的罰款。

第八十二條 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未按本細則規定標注qs標志和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30%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食品生產許可證。

第八十三條 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出租、出借或者轉讓食品生產許可證證書、qs標志和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的,責令限期改正,處20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食品生產許可證。

違法接受并使用他人提供的食品生產許可證證書、qs標志和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等值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八十四條 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產品經國家監督抽查或者省級監督抽查不合格的,責令限期整改;整改到期經復查仍不合格的,吊銷食品生產許可證。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產品經國家監督抽查或者省級監督抽查,涉及安全衛生等強制性標準規定的項目或者反映產品特征性能的項目連續2次不合格的,吊銷食品生產許可證。

第八十五條 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由于食品質量安全指標不合格等原因發生事故造成嚴重后果的,吊銷食品生產許可證,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給予處理。

第八十六條 偽造、變造、冒用食品生產許可證證書、qs標志或者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并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等值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八十七條 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用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撤銷生產許可,并處20萬元以下罰款;企業在3年內不得再次申請食品生產許可;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食品生產加工企業隱瞞有關情況或者提供虛假材料申請食品生產許可的,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許可,給予警告。該食品生產加工企業1年內不得再次申請食品生產許可。

第八十八條 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向負責監督檢查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隱瞞有關情況、提供虛假材料或者拒絕提供反映其活動情況的真實材料的,責令改正,處3萬元以下罰款。

第八十九條 食品生產加工企業不能持續保持應當具備的環境條件、衛生要求、廠房場所、設備設施或者檢驗條件,責令限期改正,處5千元以下的罰款;逾期不改正的,建議有關部門撤銷相關行政許可,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撤銷食品生產許可。

第九十條 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在生產加工活動中使用未取得生產許可證的實施生產許可證管理產品的,責令改正,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有此行為且情節嚴重的,吊銷食品生產許可證。

當事人有充分證據證明其不知道該產品為未取得生產許可證的實施生產許可證管理的產品并能如實說明進貨來源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第九十一條 在食品生產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五十條的規定處罰。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有此行為的,吊銷食品生產許可證。

第九十二條 生產和在生產中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的食品及相關產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處罰。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有此行為且情節嚴重的,吊銷食品生產許可證。

第九十三條 偽造產品產地的,偽造或者冒用他人廠名、廠址的,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五十三條的規定處罰。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有此行為且情節嚴重的,吊銷食品生產許可證。

第九十四條 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存在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或者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處3萬元以下罰款。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有此行為且情節嚴重的,吊銷食品生產許可證。

(一)委托未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生產加工已實行生產許可證管理的食品的;

(二)未按本細則規定實施出廠檢驗的;

(三)違反規定使用過期的、失效的、變質的、污穢不潔的、回收的、受其他污染的食品或者非食用的原料生產加工食品的;

(四)利用新資源生產食品、使用食品添加劑新品種、新的原材料生產的食品容器、包裝材料和食品用工具、設備的新品種不能提供安全評價報告的;

(五)未按本細則規定進行委托加工食品備案或者未按規定在委托加工生產的食品包裝上標注的。

第九十五條 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存在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或者情節嚴重的,處5千元以下罰款。

(一)未按本細則規定進行強制檢驗、比對檢驗或者加嚴檢驗的;

(二)無標或者不按標準組織生產的;

(三)未按本細則規定實施進貨驗收制度并建立進貨臺帳的;

(四)未將使用食品添加劑情況備案或者未按國家規定進行其他備案的;

(五)無生產記錄或者銷售記錄的。

第九十六條 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存在本細則第二十條(二)、(三)、(四)、(五)、(六)行為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第四十二條的規定處理。

第九十七條 食品生產加工企業違反規定使用食品添加劑、食品容器、包裝材料和食品用工具、設備以及洗滌劑、消毒劑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處理。

第九十八條 被吊銷食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3年內不得再次申請食品生產許可證。

第九十九條 縣級以上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根據已經取得的違法嫌疑證據或者舉報,認為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存在應當依法吊銷食品生產許可證行為的,要立即暫扣其生產許可證。

暫扣許可證期限為7日(產品檢驗時間除外)。對經依法調查決定不吊銷的,暫扣的證書應當及時發還企業。

第一百條 企業或者檢驗機構的檢驗、檢測儀器屬于強制檢定范圍的計量器具,未按照規定申請檢定或者屬于非強制檢定范圍的計量器具未自行定期檢定或者送其他計量檢定機構定期檢定的,以及經檢定不合格繼續使用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實施細則》第四十六條的規定處罰。

第一百零一條 承擔產品發證檢驗任務的檢驗機構偽造檢驗結論或者出具虛假證明的,責令改正,對單位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并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撤銷其檢驗資格;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檢驗機構及其檢驗人員從事與其檢驗的實施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管理食品相關的生產銷售活動,或者以其名義推薦或者監制、監銷其檢驗的列入生產許可證管理食品的,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撤銷其檢驗資格。

第一百零二條 核查人員、檢驗人員在工作中不科學、不公正地履行職責的,視情節輕重給予批評、警告或者調離崗位及其他必要的行政處分;情節嚴重的,取消資格;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一百零三條 從事食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的機構和工作人員有違法違規行為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第六十條、第六十一條、第六十二條、第六十三條、第六十四條處理。

第一百零四條 本細則規定的吊銷食品生產許可證的行政處罰由省級或者市(地)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決定。在決定吊銷國家質檢總局核發的食品生產許可證前,由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統一按規定程序報總局核準。決定吊銷由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核發的食品生產許可證前,市(地)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按程序報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核準。

吊銷食品生產許可證的行政處罰決定應當及時通報同級衛生主管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等有關部門。

本細則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由縣級以上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根據職權范圍決定。

第一百零五條 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對行政機關依據本細則所給予的行政處罰不服的,可以依法提出行政復議或者行政訴訟。

第九章 附則

第一百零六條 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申請領取食品生產許可證和進行相關的產品質量檢驗,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交納費用。收費標準按照國家和省級物價(價格)部門批準的文件執行。

第一百零七條 本細則規定的期限以工作日計算,不含法定節假日。

第一百零八條 本細則由國家質檢總局負責解釋。本細則自20__年9月1日起施行。國家質檢總局20__年7月18日發布的《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同時廢止。

加工廠管理制度怎么寫(精選篇7)

1、目的

對影響生產提供過程工序質量的相關因素進行控制,確保生產提供過程按規定在受控制狀態下進行,使工序產品和最終成品的質量滿足規定的要求。

2、適用范圍

適用于本公司生產提供全過程中所有工序的質量控制。

3、工作職責

3.1生產部是執行本程序的職能部門,負責掌握對影響工序質量的各個因素的控制情況,并收集有關信息。

3.2業務部依據客戶訂單信息,下達生產通知命令,并掌握生產進度,定時向總經理報告。

3.3研發部負責編制技術文件和工藝文件,確保文件的正確、有效,能正確指導生產。

3.4生產部負責在關鍵/特殊工序設置質量控制點,負責對質控點的過程實現能力進行系統控制和確認。

3.5物控部負責物資采購,保證按質、按量、按時到貨,滿足生產需用。

3.6生產部負責生產設備的管理和控制,確保所有在用生產設備始終完好,并對設備操作人員進行培訓,考核。

3.7質檢員、計量員分別負責工序產品和最終成品的檢驗和對計量器具的管理控制。

3.8人事行政部(人力資源部)負責組織對生產工人進行技能培訓、確保考試考核合格。

3.9車間主管(組長、課長、經理)是生產現場管理的直接責任者,負責做好生產現場管理的各項工作,并對管理不善而造成產品質量事故負責。

3.10操作工人應嚴格遵守工藝紀律,嚴格按照作業指導書進行生產,把好工序質量關,一旦發現有質量異常情況應立即報告。

3.11廠檢員負責全方面的涉及產品質量、安全、衛生防疫的監督檢查,一量發現異常情況立即提出并要求更正,追溯。

4、工作程序

4.1生產任務的安排

4.1。1依據與客戶共同確認的合同要求,作為下達生產任務的指令信息。《生產通知單》應經總經理審批后方執行。

4.1。2生產部根據生產通知單上的完成時間,編制生產計劃(各車間生產看板應每日注明);生產車間應按生產計劃的要求,保證按質、按量、按時完成生產任務。

4.2技術、工藝準備

研發部負責編制技術文件和工藝文件,提供給生產使用。

4.3生產準備:

4.3.1采購員依合同要求申請采購訂單,總經理審批后組織安排原材料和外購、外協件的采購供應,確保按質、按量、按時組織到貨,保證生產流程正常進行。

4.3.2生產車間應根據生產通知單的要求,合理組織安排生產,并保證按質、按量、按時完成生產任務。

4.3.3研發部應根據生產任務,審查技術文件和工藝文件是否完整、正確、有效,是否能正確指導生產。

4.3.4工務課設備員負責按《生產設備管理制度》的規定,對生產設備進行管理和控制,確保所有在用設備處于完好狀態。

4.3.5計量員負責按《計量設備管理制度》的規定,加強對計量器具和的管理和控制,確保計量設備的精確度和準確度,保證生產需要。

4.4產品生產

4.4.1采購原輔材料入廠后,經品管部QC人員與倉庫人員驗收合格后,正常入庫。

A.對木材坯料的驗收依據《來料檢驗規范》的要求對材料進行驗收,確保所用原料經過規定的防疫處理(如熱處理、熏蒸處理、脫脂處理等),并做好原料驗收記錄。

B.對進廠的膠合板、中纖板,供應商應提供產品的檢測報告,確保進廠的膠合板和中纖板符合《室內裝飾裝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釋放限量》(GB18580—20__)的要求,并將檢測報告號記錄于原料驗收記錄上。

C.對進廠的油漆,供應商應提供產品的檢測報告,確保使用的油漆符合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溶劑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質限量(GB18581—20__)的要求,對檢測的報告號碼與原廠商生產批號注明于原料驗收記錄上。

4.4.2原輔材料入庫,依送貨單數量做好入庫臺帳,并在臺帳上記錄相應的批次號。同樣依據生產指令單開原材料出庫單給生產線,以備生產使用。

4.4.3生產單位班組長應做好生產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工作,認真填寫《設備日常保養記錄》,設備有故障應立即停機并報告給工務課,嚴禁設備“帶病”運行。

4.4.4生產單位班組長在產品投產前應與質檢員、技術員共同做好首件確認,方能批量投產。

4.4.5生產工人應按圖紙、工藝要求進行生產。嚴格遵守工藝紀律、質量檢驗制度及有關程序規定,對所生產的產品質量負責;生產操作工人堅持安全生產、文明操作,嚴禁違章操作。

4.4.6車間組長、主管(經理)負責生產現場管理,經常檢查生產情況和完全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處置并采用預防措施防止不合格發生。

4.4.7制程巡檢員按《制程檢驗規范》的規定對生產加工的各環節進行產品質量的巡檢抽檢工作,并如實做好生產過程流轉卡,強調在流轉卡上必須注明投產使用原材料的批號與成品批號。對做好的成品依《最終檢驗規范》的規定對產品進行入庫檢驗,對巡檢或抽檢工作中發現不合格的地方開出《不合格品審理單》,情節嚴重的開出《品質變異糾正及處理單》,確保不合格品不投產、不轉序、不入庫。

4.4.8統計人員依生產出的成品開具《成品入庫單》,經質檢員檢驗合格后轉移成品倉庫入庫,并做好入庫臺帳,且必須在臺帳與出入庫單中記錄好生產批次號。

4.5生產現場管理

4.5.1生產現場管理總體要求:安全第一、紀律嚴明、環境整潔、物流有序、設備良好、文明安全、記錄信息準確。實現“人、機、料、法、環、測”的最佳組合。

4.5.2車間環境:積極推行5S管理,做到門窗及玻璃完整、清潔、地面及機臺周圍整潔、安全、衛生,各類物品堆放整齊,走道通暢,通風良好。

4.5.3車間生產的各類產品,做到分類堆放并有明確的產品標識和檢驗狀態標識。防止其被破壞和丟失,并對各種產品進行有效的防護。

4.5.4車間生產的有關技術文件、工藝文件應齊全、完整、有效與清潔,保證能正確指導生產。

4.5.5車間計量器具應有合格標志,使用人員應正確使用和維護并應按規定送檢,確保所有在用計量器具保持完好和在有效期內使用。

4.5.6每臺在用設備都應有“完好”標識。待修、檢修、封存、報廢的設備也都應有相應標志。應堅持做好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及時修理發生故障的設備,并做好設備維修記錄,所有設備操作人員都經考試考核合格。

4.5.7安全文明生產:應堅持安全生產,文明操作,做到不違章指揮,不違章操作。

4.6關鍵/特殊工序的質量控制:本公司規定,手動噴漆和自動淋漆工序定為特殊工序。應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并設立質量控制點,生技部負責按過程確認準確(見《手冊》第7。

5.2條表4)的規定,對此過程進行能力確認和再確認,以確保過程產品質量符合規定的要求。

4.7工序操作工必須按“作業指導書”的要求,對影響產品質量的主要過程參數進行嚴格監控,應作好相應的數據記錄。發現問題,及時報告,以便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

4.8生產過程中要對產品實施嚴格的防護措施,確保產品質量在搬運、貯存過程不受損壞。

4.9生產過程中的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規定進行標識、記錄、評審、隔離、處置,并應分析產生原因,采取糾正措施。

4.10生產車間應積極開展群眾性質量管理活動,大力推廣應用統計技術,加強過程控制,確保工序質量。

5、附記錄

5.1生產通知單;

5.2各工序首件記錄表單;

5.3現場環境行為與質量考核記錄;

3103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珠海白蚁防治_珠海灭鼠_珠海杀虫灭鼠_珠海灭蟑螂_珠海酒店消杀_珠海工厂杀虫灭鼠_立净虫控防治服务有限公司 | 液压中心架,数控中心架,自定心中心架-烟台恒阳机电设计有限公司 行星搅拌机,双行星搅拌机,动力混合机,无锡米克斯行星搅拌机生产厂家 | 雷达液位计_超声波风速风向仪_雨量传感器_辐射传感器-山东风途物联网 | 工业洗衣机_工业洗涤设备_上海力净工业洗衣机厂家-洗涤设备首页 bkzzy在职研究生网 - 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咨询平台 | 西子馋火锅鸡加盟-太原市龙城酉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 密度电子天平-内校-外校电子天平-沈阳龙腾电子有限公司 | 网站优化公司_北京网站优化_抖音短视频代运营_抖音关键词seo优化排名-通则达网络 | 空心明胶胶囊|植物胶囊|清真胶囊|浙江绿键胶囊有限公司欢迎您! | 网站建设-高端品牌网站设计制作一站式定制_杭州APP/微信小程序开发运营-鼎易科技 | 礼至家居-全屋定制家具_一站式全屋整装_免费量房设计报价 | 彩超机-黑白B超机-便携兽用B超机-多普勒彩超机价格「大为彩超」厂家 | 有机废气处理-rto焚烧炉-催化燃烧设备-VOC冷凝回收装置-三梯环境 | 智能家居全屋智能系统多少钱一套-小米全套价格、装修方案 | 航拍_专业的无人机航拍摄影门户社区网站_航拍网 | LZ-373测厚仪-华瑞VOC气体检测仪-个人有毒气体检测仪-厂家-深圳市深博瑞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 hdpe土工膜-防渗膜-复合土工膜-长丝土工布价格-厂家直销「恒阳新材料」-山东恒阳新材料有限公司 ETFE膜结构_PTFE膜结构_空间钢结构_膜结构_张拉膜_浙江萬豪空间结构集团有限公司 | 横河变送器-横河压力变送器-EJA变送器-EJA压力变送器-「泉蕴仪表」 | 北京公积金代办/租房发票/租房备案-北京金鼎源公积金提取服务中心 | 东莞螺杆空压机_永磁变频空压机_节能空压机_空压机工厂批发_深圳螺杆空压机_广州螺杆空压机_东莞空压机_空压机批发_东莞空压机工厂批发_东莞市文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木材烘干机,木炭烘干机,纸管/佛香烘干设备-河南蓝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高压微雾加湿器_工业加湿器_温室喷雾-昌润空气净化设备 | 传爱自考网_传爱自学考试网| 贵州水玻璃_-贵阳花溪闽兴水玻璃厂 | 青岛球场围网,青岛车间隔离网,青岛机器人围栏,青岛水源地围网,青岛围网,青岛隔离栅-青岛晟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深圳品牌设计公司-LOGO设计公司-VI设计公司-未壳创意 | 广东泵阀展|阀门展-广东国际泵管阀展览会 | 手持式线材张力计-套帽式风量罩-深圳市欧亚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 哲力实业_专注汽车涂料汽车漆研发生产_汽车漆|修补油漆品牌厂家 长沙一级消防工程公司_智能化弱电_机电安装_亮化工程专业施工承包_湖南公共安全工程有限公司 | 水冷式工业冷水机组_风冷式工业冷水机_水冷螺杆冷冻机组-深圳市普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英国公司注册-新加坡公司注册-香港公司开户-离岸公司账户-杭州商标注册-杭州优创企业 | 蔡司三坐标-影像测量机-3D扫描仪-蔡司显微镜-扫描电镜-工业CT-ZEISS授权代理商三本工业测量 | 炒货机-炒菜机-炒酱机-炒米机@霍氏机械| 布袋式除尘器|木工除尘器|螺旋输送机|斗式提升机|刮板输送机|除尘器配件-泊头市德佳环保设备 | 优秀的临床医学知识库,临床知识库,医疗知识库,满足电子病历四级要求,免费试用 | 标准件-非标紧固件-不锈钢螺栓-非标不锈钢螺丝-非标螺母厂家-三角牙锁紧自攻-南京宝宇标准件有限公司 | 充气膜专家-气膜馆-PTFE膜结构-ETFE膜结构-商业街膜结构-奥克金鼎 | 骨灰存放架|骨灰盒寄存架|骨灰架厂家|智慧殡葬|公墓陵园管理系统|网上祭奠|告别厅智能化-厦门慈愿科技 | 奶茶加盟,奶茶加盟店连锁品牌-甜啦啦官网 | 烟台游艇培训,威海游艇培训-烟台市邮轮游艇行业协会 | 爆破器材运输车|烟花爆竹运输车|1-9类危险品厢式运输车|湖北江南专用特种汽车有限公司 | 泰兴市热钻机械有限公司-热熔钻孔机-数控热熔钻-热熔钻孔攻牙一体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