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強名人故事
一個勵志的小故事,或許就能給我們帶來很好的啟迪,讓我們受益匪淺,遇到挫折就放棄就是徹底失敗,這樣永遠不會成功,生活就是需要不斷的激勵來讓自己前行。要獲取真正的成功,每個人都必須經歷艱辛。失意時多看看別人的故事,或許你會有所啟發。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自強名人故事范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自強名人故事精選篇1
他生長在愛爾蘭的都柏林,剛出生時四肢健全,但嚴重癱瘓,讓他無法移動。他患了非常嚴重的腦性麻痹,發音不準,全身上下只有左腳能動。7歲那年,他坐著輪椅,和家人到公園玩。幾個小朋友正在比賽畫畫,他用羨慕的眼光盯著他們,“啊啊”地叫著,不肯離開。一個小朋友似乎看懂了他的意思,大聲笑道:“你連話都說不清楚,諒你也畫不出好東西來!不要吵著我們啦!”
他傷心地離開了,回到家,為了讓姐姐了解自己的意思,他用左腳從她那里抓來一支粉筆,試著畫呀畫,可就是畫不好。姐姐陪在他身邊,鼓勵他說:“我相信你能畫好,上帝只不過暫時解除了你的武裝,讓你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畫畫,但只要肯花工夫練習,一定可以畫出精彩的畫來。只要敢夢想,什么都做得到。”
他漸漸長大了,一直很勤奮地學習用左腳畫畫、寫字。他的家人堅信他的智力沒有障礙,只是無法與人溝通。家人下定決心要讓他盡可能過正常的生活,于是把他放在推車里,拉著他到處跑,讓他多認識外面的世界。他的左腳練得越來越靈活,他竟然學會了游泳。在家時,他總是全神貫注地練習畫畫,也開始學寫作。他的腳趾常常被磨破,但他忍著疼痛繼續練;他寫的稿子退稿很多,但他沒有灰心。他從一個失敗前進到另一個失敗,但他的熱情不減。他告訴自己再多撐一天、一個星期、一個月,再多撐一年吧,慢慢地,他發現他又有了極大的熱情。當他的畫作在全市獲獎,處女作《我的左腳》經歷多次修改也得以發表時,他感覺眼界被打開了,原來,人生充滿了可能性,他相信,前方一定會有更美好的日子。
他品嘗到了寫作和畫畫的樂趣,從此一發而不可收。雖然每畫一幅畫,每寫一篇文章,他都很吃力,腳被磨出了血泡不說,他還常常收到退稿,但他從來不肯放棄,他要擁抱每一個機會。
他的媽媽通過一位醫生的協助,將他送到約翰霍普金斯醫院,他獲得了很好的治療。他特別尊敬這位了不起的醫生,這位醫生后來不僅為他和其他腦性麻痹人士創辦了一家醫院,而且把他引入文壇。幾位愛爾蘭知名作家鼓勵他創作,他受到了很大的鼓舞。27歲時,他花了很多心血寫了小說《那些低潮的日子》。令人興奮的是,小說一經發表就榮登暢銷小說榜第一名,并被改編成電影,由丹尼爾·戴·路易斯主演,戴·路易斯也因該片獲得奧斯卡男主角獎。他后來又出版了六本書,另外,他也是一位積極創作的畫家。
他的名字叫克利斯帝·布朗,聽說只有左腳能動、只能發出幾個聲音的他成了知名作家、詩人和畫家,很多人非常驚訝。克利斯帝在日記中寫道:“正像姐姐曾教我的那樣,只要功夫深,沒有什么事做不到!在風雨中,要勇敢堅定;在黑暗中,要咬緊牙關前行;面對沙漠,心中要充滿綠洲。只要像蟬一樣,經歷苦痛,決不放棄,一定能一飛沖天!輪椅上的孩子都應該去嘗試每一件事!”
自強名人故事精選篇2
網上流傳過一個段子,新好男人的標準是:“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
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主人公李文揚,上廳堂與下廚房樣樣了得!不僅是職業拳擊的世界冠軍,還是披薩界的明星創業者。
在《合伙中國人》現場用一道冠軍披薩征服了徐小平等一眾風投大佬,500萬融資手到擒來。
4年前,一家名叫舒格雷?李MASTER披薩餐廳走紅昆明。
其實,最開始讓人在意的不是披薩本身,而是這個餐廳的——舒格雷?李(SUGARRAYLEE),在拳擊界賽事曾三次獲得冠軍的世界拳王,從WBC亞洲冠軍到UBO世界冠軍,他花了10年。
4年后的上海國際披薩大師賽,舒格雷?李(李文揚)的名字再一次出現在了現場,他憑借自己獨創的“大師披薩”斬獲了冠軍!
清晰的品牌定位,獨具特色的產品風味,堅定的意志與信念,這是一個創業者的真正的靈魂所在。
拳擊并不是所有從小體弱多病的李文揚偏偏愛上了拳擊,從業余拳擊到職業賽事李文揚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
因視網膜脫離李文揚不得不退役,復出后連續三次獲得拳擊賽事的冠軍,,李文揚成為了中國第一個職業拳擊冠軍。
這幾年李文揚的拳擊事業到達了頂峰,就在他將要實現自己夢想的時候(和美國的拳擊俱樂部簽約),命運又和他開了一個小小的玩笑,李文揚的視網膜再次脫落,這是他最后一次站在拳擊舞臺上,900多度的近視讓他只能從此告別拳擊。
運動員和其他人不一樣,大多數人沒有學歷沒有社會經驗,退役就必須考慮生存的問題,“創業”是李文揚想到的出路。
開過“蒸腳店”,賣過網校學習卡,甚至推著二手三輪車在大街上賣過粥,在夢想與現實之間,他第一次體會到了創業的殘酷。
跨界創業路漫漫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個靠拳頭吃飯的“粗人”居然愛上了披薩,懷著心中那份創業的激情,李文揚終于開了自己的第一家披薩店舒格雷?李,從開店到產品研發都是親力親為,從不馬虎。
4年來的廢寢忘食,李文揚的披薩店也算是小有名氣了。談加盟商,找合伙人,每天的時間都排的滿滿的,全國各地來回跑,堪稱披薩界的“勞模”。
憑借多年來的刻苦鉆研,他將每份披薩的出爐時間縮短到了4分鐘,這是餐飲界的一個奇跡。
對李文揚來說,從世界拳王到披薩大師,不過是人生一次絕妙的轉折罷了,跨界創業的路還長著,每一個目標既是終點,也是起點。魯迅先生曾說過:“我覺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為一點小障礙而不走路呢?”創業不是目標,而是實現目標的手段,不論成功或是失敗,這都是成長必須要付出的代價。
1.困難從來不是失敗的借口,不放棄才是真英雄
拳擊事業停滯,開店創業毫無經驗,文化知識水平也沒有多少,退役后轉行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即使是在競爭紅海的餐飲市場,李文揚也從未放棄前進的希望。
創業之路和拳擊生涯一樣,只要不放棄,總有一天會看到勝利的曙光。
2.一顆冠軍的心和一份職業的態度
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從世界拳王到披薩大師,從單打獨斗到團隊合作,沒有人是天生的冠軍。
創業不是忽悠畫大餅就可以,一切取決于你做事情的態度。我始終相信勤能補拙,種什么因得什么果。
3.上帝給你關了一扇門,必然會為你開啟一扇窗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其實有很多成功的創業者都不是做自己的老本行,英語教師馬云莫名其妙成了互聯網大佬,劉強東很多經商理念是從餐廳創業失敗中得到的,李嘉誠從前也不過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茶樓學徒而已......
人生的轉折其實有很多,只是看你有沒有機會去爭取而已。打動徐小平的不僅僅是美味的披薩,而是披薩背后所代表的心意。
李文揚,一個其貌不揚的世界拳王,注定要用披薩改變自己的命運!
自強名人故事精選篇3
財經記者何飛鵬曾有一段非常特殊的經歷,就是在3個月之內,從一個什么都不懂的新記者,變成一個對所有財經政策、商場動態、產業知識都了如指掌的老記者。
1978年,中國臺灣的《工商時報》創刊,何飛鵬成為新記者,沒有任何經驗。當時,競爭對手《經濟日報》已創刊10多年。在采訪過程中,受訪對象三言兩語,《經濟日報》的記者已了然于心,何飛鵬卻因為知識缺乏,經常抓瞎,痛苦不堪。面對這種情況,他想出一種最笨的方法,就是每天把《經濟日報》從第一個字讀到最后一個字,不只是內容,還包括廣告。這是一個無聊、無趣、痛苦的過程。報紙上印著大量的人名、公司名、產業名、產品名,再加上數字、專業知識、專有名詞……第一個星期,他看懂不到一半。怎么辦?看三遍,先背下來再說。
這個極笨的方法,效果卻極佳。過了一個月,何飛鵬大致把當時商界主要的人名、公司名、產業名都弄清楚了,也大致掌握了當時正在發生的焦點事件。等到《工商時報》正式創刊時,他所了解的經濟基本知識和社會動態,與《經濟日報》的老記者已不分上下。他只用3個月追趕老記者10年工作經驗的方法,就是勤奮工作。
自強名人故事精選篇4
林肇澤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但他卻在不斷創造“神話”:他45歲開始自學繪畫,無師自通,短短幾年時間,其炭精畫作品在國內外“走紅”;他到過100多所大專院校,開辦講座;如今雖年逾古稀,但壯志不減,立誓把自己創作的勵志歌曲在全國唱響。
林肇澤今年已經72歲。1957年,年僅17歲的他因為家庭原因,不得不放棄了升學的機會,在家務農。他曾拉過船、抬過石頭,還干過兩年灶匠、8年木工、5年機修工……一次偶然的出差機會,林肇澤接觸到了繪畫。
1985年,林肇澤出差路過自貢,看見街邊畫攤上有人畫炭精像,被深深吸引。回到南充后,他買了大量專業書籍,潛心研究。剛開始學畫時,因為市面上買不到專門繪制炭精畫的畫筆,林肇澤就琢磨著做畫筆。把毛筆涂上膠水,等自然風干后,用剪刀剪出大大小小的筆尖。沒有大面積涂抹陰影的材料,他就在空筆桿里面塞上棉花,做成涂抹工具,在一次又一次的實踐中改進自己的繪畫工具。
他無師自通,卻很快創造出奇跡:1989年,林肇澤帶著他的作品《肖像》參加了中國美術家協會、書法家協會、攝影家協會聯合舉辦的首屆中國個體勞動者“光彩杯”書畫攝影展,并獲得了省級三等獎,中央電視臺還播放了《肖像》的特寫。,四川民間藝術協會授予他“一級民間藝術家(炭精畫)”證書。隨后,他在南充市街頭擺起了畫攤,專為別人畫像,這一畫就是8年。
林肇澤在巡回講學和演講中,從來不收講義費。他和家人花費的車旅費、資料費、房租費等,將近20萬元,全部是自費。他不僅把擺攤畫畫掙的錢全部用光了,而且連子女給他的生活費也幾乎耗盡。如今,他和老伴依然生活在祖輩留下的小青瓦房里,幾間小青瓦房又破又潮濕,與周邊村民的“小洋樓”形成巨大反差。在他家里,簡單的幾樣家具還是二三十年前的“老古董”,他的書桌也是兩口木箱重疊而成,他的當家衣服還是在10多年前別人送給他的。
自強名人故事精選篇5
5月20日,美國一位名叫喬治?赫伯特的推銷員,成功地把一把斧子推銷給了小布什總統。布魯金斯學會得知這一消息,把刻有“最偉大推銷員”的一只金靴子贈予了他。這是自1975年該學會的一名學員成功地把一臺微型錄音機賣給尼克松以來,又一名學員登上了如此高的門檻。
布魯金斯學會創建于1927年,以培養世界上最杰出的推銷員著稱于世。它有一個傳統,在每期學員畢業時,設計一道最能體現推銷員能力的實習題,讓學員去完成。克林頓當政期間,他們出了這么一個題目:請把一條三角褲推銷給現任總統。8年間,有無數個學員為此絞盡腦汁,可是,最后都無功而返。克林頓卸任后,布魯金斯學會把題目換成:請把一把斧子推銷給小布什總統。
鑒于前八年的失敗與教訓,許多學員知難而退。個別學員甚至認為,這道畢業實習題會像克林頓當政期間一樣毫無結果,因為現在的總統什么都不缺少,再說即使缺少,也用不著他親自購買;再退一步說,即使他們親自購買,也不一定正趕上你去推銷的時候。
然而,喬治·赫伯特卻做到了,并且沒有花多少工夫。一位記者在采訪他的時候,他是這樣說的:我認為,把一把斧子推銷給小布什總統是完全可能的,因為,布什總統在得克薩斯州有一個農場,那里長著許多樹。于是我給他寫了一封信,說:有一次,我有幸參觀您的農場,發現那里長著許多矢菊樹,有些已經死掉,木質已變得松軟。我想,您一定需要一把小斧頭,但從您現在的體質來看,這種小斧頭顯然太輕,因此您仍然需要一把不甚鋒利的老斧頭。現在我這兒正好有一把這樣的斧頭,它是我祖父留給我的,很適合砍伐枯樹。假若您有興趣的話,按這封信所留的信箱,給予回復……最后他就給我匯來了15美元。
喬治·赫伯特成功后,布魯金斯學會在表彰他的時候說:金靴子獎已空置了26年,26年間,布魯金斯學會培養了數以萬計的推銷員,造就了數以百計的百萬富翁,這只金靴子之所以沒有授予他們,是因為我們一直想尋找這么一個人,這個人從不因有人說某一目標不能實現而放棄;從不因某件事情難以辦到而失去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