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勵志故事
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天生聰明的,我們需要靠自己的勤奮去贏得屬于自己的榮譽。想必有不少的年輕朋友都會時不時地找一些名人勵志故事來看,激勵一下自己,那么有關(guān)經(jīng)典名人勵志故事精選的有哪些?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名人勵志故事,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名人勵志故事篇1
上世紀二十年代,京劇《霸王別姬》紅遍中國,梅蘭芳飾演的虞姬惟妙惟肖,贏得了眾人的喜愛。
一次,梅蘭芳演出時,有位老者在臺下喝起倒彩:“什么名角,舞劍都走了樣,還敢登臺!”隨后,便起身離開了。演出結(jié)束后,梅蘭芳問起此事,有人勸解道:“一個老頭胡言亂語,您何必在意!”梅蘭芳沒有多言,而是托人打聽到了老者的住處。
這天,梅蘭芳來到老者住處,一見面便鞠躬說:“我戲演得不好,特來向您求教。”老者卻一口回絕:“您可是名角,我哪敢指教。”梅蘭芳又鞠了一躬,說:“晚輩一心想弘揚國粹,希望能得到您的指點。”老者還是搖搖頭,梅蘭芳繼續(xù)鞠躬懇求,老者這才說:“看你如此有誠意,我就指點一二吧。其實你演得很好,美中不足的是你舞了男人的劍法,這與虞美人的身份不符啊!”梅蘭芳聽完,當即跪拜,向老人求教。
那之后,梅蘭芳跟老者學(xué)習(xí)了男女不同的舞劍方法,并應(yīng)用到表演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人們都夸梅蘭芳謙遜好學(xué),他說:“我知道自己劍術(shù)不佳,有人批評指正,當然要虛心學(xué)習(xí)。”
一個人在風(fēng)光無,也要保持謙虛的品格和冷靜的頭腦,這樣才能不斷進步!
名人勵志故事篇2
沈從文是我國現(xiàn)代作家,他出生在湖南省鳳凰縣的一農(nóng)戶家庭。小時候,沈從文特別喜歡看木偶戲,常常因為看戲入迷而耽誤了讀書。
有一天上午,沈從文從課堂里溜出來,一個人跑到村子里去看戲,那天木偶戲演的是“孫悟空過火焰山”。沈從文看得眉飛色舞,捧腹大笑。一直看到太陽落山,他才戀戀不舍地回到學(xué)校。這時,同學(xué)都已放學(xué)回家了。
第二天,沈從文剛進校門,老師就嚴厲地責(zé)問他為什么曠課。他羞紅著臉,支支吾吾地答不上來。老師氣得罰他跪在樹下,并大聲訓(xùn)斥道:“你看,這楠木樹天天往上長,而你卻偏偏不思上進,甘愿做一個沒出息的矮子。”第二天,老師又把他叫去,對他說:“大家都在用功讀書,你卻偷偷溜去看戲。昨天我雖然羞辱了你,可這也是為了你好。一個人只有尊重自己,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老師的一番話,使沈從文感動得流下了眼淚。他暗暗發(fā)誓,一定要記住這次教訓(xùn),做一個受人尊重的人。此后,沈從文一直嚴格要求自己,長大后成了優(yōu)秀的作家。
名人勵志故事篇3
桑德斯上校在退休后,靠著菲薄的退休金過著勤儉的生活。有一天,他突發(fā)奇想,拿著一個精妙的炸雞配方到每一家餐館游說,希望合作把這一個配方開發(fā)出來,可是當他敲開每一家餐館門時幾乎所有的人都以嘲諷的口氣告訴他:這么大的歲數(shù)了,還能有什么大的作為,更何況餐館也不會陪他去冒險……
但是,桑德斯上校并不氣餒,就這樣他的足跡基本遍及了小鎮(zhèn)上的每一個餐館,他逢人就說他的想法,終于在桑德斯上校向人們訴說了差不多一千次后,有人接受了他的想法,抱著試一試的態(tài)度和桑德斯上校合作開了一家炸雞店,這就是現(xiàn)在遍布全球的肯德基炸雞店,而桑德斯上校也成了大富翁。
名人勵志故事篇4
有一天,齊白石的家人看到齊老呆在畫室里一直沒出來,心里很是擔(dān)心,齊老畢竟85歲高齡了。按照以往的習(xí)慣,齊老應(yīng)該出來活動活動了,今天怎么在畫室里悶了那么久呢?
家人推門進去,齊老一個勁地喊:“去去去,別來打擾我。我今天任務(wù)還沒完成吶。”家人看到畫桌上已擺了4張新畫,而齊老每天只畫一幅畫的啊。今天畫了4幅,怎么說“還沒完成任務(wù)”?
過了好一會兒,家人再推門進去,看到齊老趴在桌子上,使勁地想起身,想伸伸懶腰,因為過度勞累,差點摔倒了。家人連忙去扶,看到旁邊擺了第5張畫,畫上還題了一款:“昨日風(fēng)雨大作,心緒不寧,不曾作畫,今朝制上一張補充之,不叫一日閑過也。”
原來,齊老曾經(jīng)給自己規(guī)定:不論刮風(fēng)下雨,不論訪者多少事情多忙,每天必須畫一幅畫,不叫一日閑過。
可畢竟齊老不是小伙子啊,如此高齡,卻如此辛勞,萬一累出個三長兩短,如何是好?所以,其家人就說:不就是一天不畫嘛,干嘛這樣苦自己?齊老說道:你這是什么話呀。自己制的規(guī)定,自己違反,對自己都不講信用,自己的諾都不守,那還能干什么事情?
名人勵志故事篇5
曾國藩是中國歷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然他小時候的天賦卻不高。
有一天晚上在家讀書,一篇文章重復(fù)不知道多少遍了,還在朗讀,因為,他還沒有背下來。這時候他家來了一個賊,潛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讀書人睡覺之后撈點好處。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見他睡覺,還是翻來復(fù)去地讀那篇文章。賊人大怒,跳出來說,“這種水平讀什么書?”然后將那文章背誦一遍,揚長而去!
賊人是很聰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聰明,但是他只能成為賊,而曾國藩卻成為為了連毛澤東主席都欽佩的人:“近代最有大本夫源的人。”
“勤能補拙是良訓(xùn),一分辛苦一分才。”那賊的記憶力真好,聽過幾遍的文章都能背下來,而且很勇敢,見別人不睡覺居然可以跳出來“大怒“,教訓(xùn)曾先生之后,還要背書,揚長而去。但是遺憾的是,他名不經(jīng)傳,曾先生后來啟用了一大批人才,按說這位賊人與曾先生有一面之交,大可去施展一二,可惜,他的天賦沒有加上勤奮,變得不知所終。
小啟發(fā):偉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勞動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勞動就有一分收獲,日積月累,從少到多,奇跡就可以創(chuàng)造出來。——沒有人能只依靠天分成功。上帝給予了天分,勤奮將天分變?yōu)樘觳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