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幼兒園健康管理制度
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我們可以接觸到制度的地方越來越多,好的制度可使各項工作按計劃按要求達到預計目標。什么樣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由小編給大家帶來的規范幼兒園健康管理制度5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規范幼兒園健康管理制度【篇1】
一、新入園幼兒的健康檢查
1、幼兒在入園前必須參加婦幼保健機構組織的全身體格檢查,經檢查合格后才能入園。
2、幼兒入園時應將健康檢查表和預防接種證交幼兒園。
3、對有傳染病接觸史的幼兒,必須經過醫學觀察,觀察期滿且無癥狀再作檢查,正常者可入園。
4、幼兒轉園,應憑原在園的健康檢查表無傳染病接觸史的轉園證明。幼兒離開園所三個月以上,需要新體檢后方可再入園所。
5、有嚴重先天性心臟病、裂腭、癲癇、中度以上智力低下(不適應集體生活不能接受教育)等疾患的兒童未矯治前不宜入園。
6、入園體檢時發現疾病應及時治療,患營養不良、貧血等可以入園后矯治,患傳染病應隔離治療,痊愈后憑醫療單位的證明方可入園。
二、幼兒定期體格檢查
1、幼兒入園后應定期體檢,每年一次,每次均按常規進行全面體檢。
2、幼兒每半年測身高體重一次,每學期查視力一次,所有在園的幼兒每年查血紅蛋白一次。
3、定期體檢后要進行幼兒健康狀況分析評價和疾病統計,發現疾病或缺點及時矯治。
三、幼兒晨間檢查
1、配備必要的晨檢用品(體溫表、壓舌板、電筒、常用外用藥及紗布、棉簽、晨檢牌、記錄本等。
2、日托幼兒每天早晨進班前,由保健做晨間檢查,檢查步驟包括一問二摸三看四查,檢查內容除觀察幼兒精神、臉色、摸體溫、詢問在家健康狀況外,還應根據幼兒的年齡、健康狀況、傳染病發病季節做重點檢查,如咽喉是否紅腫、腮部有無腫大、皮膚有無皮疹、是否攜帶不安全的物品等,對無異常者發給表示健康的牌子,讓幼兒進班。
3、發現異常情況要及時處理并記錄,對有傳染病或其他疾病可疑者,可由家長帶幼兒去醫院求診或留在觀察室臨時隔離觀察。
4、由保健老師收下家長帶來的藥,核對姓名、藥名、劑量、用藥時間和方法,做好記錄,按時給幼兒用藥。
四、幼兒全日觀察
1、保健老師應每日上午、下午巡視各班級,向班上老師、保育員了解幼兒的健康狀況,如有可疑或異常應及時處理。
2、班內的保教人員應全日注意觀察幼兒的精神、飲食、睡眠、大小便等情況,對有病和體弱的幼兒加強生活護理,發現異常情況立即與保健老師聯系并做好全日觀察記錄。
五、教職工體檢制度
1、幼兒園職工來園工作前必須到大連市婦幼保健院進行全面體檢,包括胸透、肝功類,以及陰道分泌物檢查,糞便檢查,炊事員必須到市或區衛生監督所體檢,取得健康證后方可上崗。
2、園內工作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健康檢查,體檢率為100%,體檢中發現疾病積極治療,發現傳染病立即離崗治療,治愈后須持醫院證明方可恢復工作,如患慢性痢疾,乙肝表面抗原陽性、化膿性皮膚病、結核、精神病等,有損幼兒健康者,立即調離工作崗位。
規范幼兒園健康管理制度【篇2】
為了全面貫徹《幼兒園衛生工作條例》,對全體師幼進行衛生知識、衛生習慣的規范教育,提高全體幼兒身體素質,特制訂幼兒園健康管理制度。
一、每天對幼兒、食堂人員進行晨檢;
二、每天供應充足的幼兒飲用水,并對鍋爐、水桶、水壺等進行定期消毒;
三、每周進行一次師幼健康知識宣傳教育活動;
四、專人負責管理幼兒園環境衛生工作;
五、建立專用保健長廊,及時宣傳有關健康教育內容;
六、成立傳染病防止領導小組,制定傳染病應急預案,嚴密關注傳染病發生;
七、健全幼兒接種卡和健康卡,及時記載各項內容。
規范幼兒園健康管理制度【篇3】
一.幼兒入園體格檢查制度:
每個幼兒均應建立健康卡、預防接種記錄卡,要求如下:
1.幼兒入園前必須進行體格檢查及血色素檢驗。
2.幼兒入園時要有預防接種卡,做到憑證入園。并督促家長按時完成接種內容。
3.體檢后要對檢查情況分析、評價,并對貧血患兒,體弱兒,肥胖兒做好疾病統計及矯治工作。(對貧血10克以下,體弱兒,肥胖兒在入園一個月內建立個案)
二.定期體格檢查:
1.三歲以上幼兒每年體檢一次,三歲以下幼兒每年體檢二次。血色素檢查每年一次,牙齒檢查及齲齒治療每一年半一次。
2.每半年測量身長、檢查視力一次,每季度測體重一次,做好記錄、分析、評價、統計及矯治工作。
3.新進工作人員必須全面體格檢查,合格后方可上崗。
4.工作人員每年健康檢查一次。表面抗原(HBsAg)陽性者不宜擔任營養員工作,e抗原陽性的工作人員應調離接觸食品及兒童的工作。
5.滴蟲霉菌陽性者,化膿性皮膚病,活動性結核及其它傳染病需立即離崗治療,愈后需持醫療機構的健康證明,才能恢復工作。
三.全日健康觀察制度:
1.每日晨間檢查做到一摸、二看、三問、四查。
2.全日健康觀察重點:觀察晨間來園帶藥有異常的(晨間帶藥均由衛生部門證明)。
一日活動過程中出現異常的幼兒。
3.及時做好觀察記錄及異常幼兒的處理工作,相關記錄要遵循語言文字規范。
規范幼兒園健康管理制度【篇4】
1、入園檢查。幼兒入園前必須在指定的婦幼保健院進行全面健康檢查,經體檢、化驗等項目檢查,確無傳染性疾病,且最近二個月內無傳染病接觸史者方可入園。對離園一個月以上或去外地(離開本市)返回時,須重新體檢方可回園。
2、定期體檢。每半年為幼兒測身高、體重、視力一次,每年5月份為幼兒進行全面檢查一次,按WHO體格發育評價標準對幼兒身高、體重進行評價。體檢中發現有異常情況要采取相應措施,對于一般性疾病給予及時處理;有Ⅱ0以上營養不良、中度以上貧血、中度以上肥胖、佝僂病等的幼兒應轉入體弱兒管理或建專案管理;發現缺點兒進行登記管理,及時給予矯治。
3、晨間檢查及全日觀察。認真做好一摸,有否發燒;二看:咽部、皮膚和精神;三問:飲食、睡眠、大小便情況;四查:有無攜帶不安全物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4、工作人員體格檢查。工作人員上崗前必須到指定的醫療保健單位進行體檢,經體檢合格由檢查單位簽發健康證明書后方可上崗工作。對患有國家法定傳染病及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滴蟲性霉菌性陰道炎、化膿性皮膚病、精神病、肢體殘缺者,不得從事保教工作和炊事員工作。在工作中發現患急、慢性傳染病、病原攜帶者以及有礙于幼兒身體健康的疾病,要及時隔離與調離。
工作人員每年全面體檢一次,發現以上疾病應離職治療或調離。
規范幼兒園健康管理制度【篇5】
1、新入園嬰幼兒的健康檢查。
1)幼兒在入園前必須到當地婦幼保健機構或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醫療衛生機構進行全身體格檢查,經檢查合格后才能入園。健康檢查表上的.項目應填寫完整正確,體檢一個月內有效。
2)幼兒入園時應將健康檢查表和預防接種證交到幼兒園。
3)對有傳染病接觸史的嬰幼兒,必須經過醫學觀察,觀察期滿且無癥狀再作檢查,正常者可入園。
4)幼兒轉園,應憑原在園的健康檢查表無傳染病接觸史的轉園證明。幼兒離園三個月以上,需要重新體檢后方可再入園。
5)有嚴重先天性心臟病、裂腭、癲癇、中度以上智力低下(不適應集體生活不能接受教育)等疾患的兒童未矯治前不宜入園。
6)入園體檢時發現疾病應及時治療,患營養不良、貧血等可以入園后矯治、患傳染病應隔離治療,痊愈后憑醫療單位的證明方可入園。
2、幼兒定期體格檢查
1)幼兒入園后應定期體檢,每年一次,每次均按常規進行全面體檢。
2)幼兒每半年測身高體重一次,每學期查視力一次。
3)定期體檢后要進行嬰幼兒健康狀況分析評價和疾病統計,發現疾病或缺點及時矯治。
3、嬰幼兒晨間檢查
1)日托幼兒每天早晨進班前,由保健員做晨檢,檢查步驟包括一問、二摸、三看、四查,檢查內容除觀察嬰幼兒精神、臉色、摸體溫,詢問在家健康狀況外,還應根據嬰幼兒的年齡、健康狀況、傳染病發病季節作重點檢查,如咽喉是否紅腫、腮部有無腫大、皮膚有無皮疹、是否攜帶不安全的物品等,對無異常者發給表示健康的牌子,讓幼兒進班。
2)發現異常情況要及時處理并記錄,對有傳染病或其他疾病可疑者,可由家長帶嬰幼兒去醫院就診或留在觀察室臨時隔離觀察。
3)由保健員收下家長帶來的藥,核對姓名、藥名、劑量、用藥時間和方法,作好記錄,按時給幼兒用藥。
4、幼兒全日觀察
1)保健員應每日上午、下午、巡視各班級,向班上老師、保育員了解嬰幼兒的健康狀況,如有可疑或異常應及時處理。
2)班內的保教人員應全日注意觀察嬰幼兒的精神、飲食、睡眠、大小便等情況,對有病和體弱的幼兒加強生活護理,發現異常情況立即與保健員聯系并作好全日觀察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