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愛國演講稿
演講稿的寫法比較靈活,可以根據會議的內容、一件事事后的感想、需要等情況而有所區別。在不斷進步的時代,演講稿應用范圍愈來愈廣泛。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大學愛國演講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學愛國演講稿(精選篇1)
大家好!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已勝利__周年了。在這值得紀念的日子里,我又想起了__年前的那一個晚上發生在沈陽的“九·一八”事變。
翻開花的這一頁,日本帝國主義為了實現他猖狂的夢想,出兵攻占我國的東三省,發動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從此,在中華大地上,無數人開始陷于水深火熱之中,無數的家庭開始生離死別……這是怎樣的悲哀、怎樣的恥辱啊!
古人說:忘記過去的苦難可能導致未來的災禍。90年后的今天,作為小學生,雖然我們沒有體會到那代人的痛苦,但我們決不會忘記這段蒙受恥辱的花。中華兒女都永遠忘不了“那個悲慘的時候”,忘不了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罪惡花。我們一定要牢記花,不忘國恥!
民族弱則民弱,民族強則民強。不要忘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歷史教訓。我們要把使命和責任凝聚在腦中,把握在手中,把強烈的愛國熱情化為強國的巨大力量。同學們,我們是初開的鮮花,我們是初升的太陽,我們要奮發圖強,用我們百倍的努力,學得知識、學得能力,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去,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共同努力!讓我們用行動,向世界證明:中華民族的崛起!我們的中華民族將不再是可辱的,我們將會成為能以昂然身姿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員。
大學愛國演講稿(精選篇2)
翻開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冊,每一頁都閃爍著愛國主義的燦爛光輝。中華民族的愛國志士,不畏強權壓迫,不畏虎豹柴狼,為了國家的獨立和昌盛,為了民族的自由,為了人民的幸福,譜寫了一曲曲響徹云霄的愛國主義壯歌,在歷史長河中,英雄事跡,層出不窮;愛國人士,天下云集。古有抗金名將岳飛“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豪情壯志,馳騁疆場,威震四方。而今有無產階級革命家魯迅先生“唯有民魂是最可貴的,唯有它發揚光大起來,中國才有希望”的凜然正氣,深切至深。
無數先烈忠于祖國,熱愛人民,不怕犧牲,忠烈千秋,永垂千史,為的就是這股中華魂,為的就是祖國的繁榮與昌盛;古往今來,無論何時,每當五星紅旗高高升起,中國的國歌響徹整個世界的時候,身為中華兒女的我們,為自己的祖國母親而感到驕傲和自豪,而且,與此同時,祖國母親也在逐步以自身獨特的魅力傲然于世界,我們生為祖國母親爭氣,死也為祖國母親爭光,萬眾一心,為祖國母親的繁榮富強而奮斗不息!
我不禁在此要吶喊一聲:我是中國人!我那黃河一樣粗獷的聲音,不光響在聯合國的大廈里,大聲發表著中國的議論,也響在奧林匹克的賽場上,大聲高喊著“中國得分”。當掌聲把五星紅旗托上藍天,我驕傲,我是中國人!我那長城一樣的巨大手臂,把通信衛星送上祖先們夢里也沒有到過的白云。當五大洋傾聽東方聲音的時候,我驕傲,我是中國人!
歷史沉淀,即將翻開了嶄新的一頁,我們祖國又會開始新的歷程。讓我們每個有志氣的中國人,把對祖國誠摯的熱愛,傾注于我們所奮斗的事業中,不斷前行,不斷進取,不斷締造更輝煌的明天!
大學愛國演講稿(精選篇3)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______。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感恩祖國。藍天下,迎著初生的晨曦,我們舉行這莊嚴而又隆重的升國旗儀式。我們眺望著國旗冉冉升起,耳畔回蕩著氣壯山河的國歌,我們為這一莊嚴的隊禮而自豪,我們因肅然于國旗前而激動。我們是新世紀的孩子,浴血奮戰、硝煙彌漫的戰火已離我們久遠;歷史的恩怨,國危的呼號也融進了歷史。國旗是新年中國的一個象征。國歌,這一中國人心中最激越的旋律,穿越時空,延續著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傳統,凝聚著新中國的豪情壯志。國旗的光輝伴隨著我的成長,照亮了我們前進的道路;國歌的旋律激勵我們繼承先輩的偉大事業,不懈奮斗。
當國歌奏響、國旗升起時,我們從那滿含淚花的凝視里,從自豪激昂的“起來”聲中,從挺直腰桿、溢滿喜悅的容顏上,體會到了做一個中國人的自豪,同時,也掂量到我們跨世紀兒童肩頭的重任:努力學習吧!祖國需要我們,世紀需要我們,未來需要我們!一面國旗,招展著一種象征:戰爭中的勇氣,異國思鄉的親情,國際交往的尊嚴;一面國旗,書寫著豐厚的內涵:那是祖國的土地,那是游子的歸依,那是不屈的奮斗,那是國家的富強。國旗照耀航程,國歌催人警醒,那“起來、起來”的吶喊,鼓舞著我們中華民族的新一代不斷創新,激勵著每一個炎黃子孫自強不息。奧運健兒在第27屆奧運會上的頑強拼搏,不正是這一內涵的詮釋嗎?
國旗,在新世紀升起;國歌,在新世紀奏響。愛國需要斗志,如高爾基所說。
大學愛國演講稿(精選篇4)
一首歌詞曾這樣寫道:“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開學第一課我們又談起了愛國這個話題。老師問大家:“同學們,你們熱愛自己的祖國嗎?”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回答:“愛!”老師接著問:“你們現在都很小,不能做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來報效祖國,那么,我們怎么做才是愛國?”同學們聽到老師的提問,都陷入沉思,不知如何回答。老師看著我們語重心長地說:“其實很簡單,只要我們做好身邊事就可以了。”聽了老師的話,同學們臉上的表情似乎變得輕松了,好像在說:“原來竟這樣簡單!我們都能做到。”可是老師卻變得嚴肅起來,她說:“做好我們身邊的每件事,看起來容易,其實做起來很難。假如我們每個同學都能把每天應該做的事情盡心盡力地完成,那就是愛國。如果一個人不愛自己的國家,那么他什么都不會愛,也不會懂得愛。我希望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有一顆愛國心,那么將來我們就會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你們就會無愧色地站在老師面前,爸爸媽媽面前,祖國面前。也許你們當中還會出現焦裕祿、孔繁森、袁隆平、楊利偉……那將是我們祖國的驕傲!”聽了老師的話,我們又一次陷入沉思。我們既激動又慚愧。是啊,有些事堅持做一天兩天并不難,難的是天長日久。仔細想一想,我們每一天是怎樣對待學習的,對待時間的,對待爸爸媽媽的,對待老師的。想到這些,我們知道我們做得并不好。從現在開始,我們要學會做好身邊事,學會承擔。
學會承擔。我不禁想起一件發生在國旗班的故事。國旗班的戰士為了升好每天第一旗,每天成千上萬次地訓練同一個規范而又枯燥的動作,這成了國旗班戰士每天必做的一件事。有一次一位戰士在升旗的過程中不幸腳底扎進一枚鐵釘,但是為了完成升旗儀式,維護國家的尊嚴,他毅然堅持前行,直到升旗儀式的最后一刻。他忍受著痛苦,完成了自己對國家的那份責任。他的行為包含著對祖國的一片深情。
楊利偉叔叔在登入太空之前,為了人類的`和平進步,為了祖國的榮耀,為了圓滿完成太空飛行任務,每天進行大量的地面訓練,忍受著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但是他從來沒有說過苦叫過累,因為他懂得什么是責任,什么是承擔。在他圓滿完成飛行任務著陸的那一刻,所有的人們都在為他歡呼雀躍。而他在出艙后的第一句話卻是:“我為我們偉大的祖國而驕傲,我愛偉大的祖國。是她給了我們尊嚴與榮耀。”
同學們,愛國是什么?我要大聲地告訴大家,愛國就是學會承擔,學會做好身邊事。讓我們愛學習,愛老師,愛父母,愛同學。就像周濟部長說的那樣:“我們要樹立遠大理想,振興中華。”
大學愛國演講稿(精選篇5)
是清明啊。
巴車搖搖晃晃地駛上不平整的水泥路,兩個小時的顛簸讓我的肚子仿佛翻江倒海。我只能歪倚在座椅上瞇著眼看窗外綠油油的水稻,一邊咀嚼著草一邊行走的水牛慢慢悠悠地,絲毫不知道我的難受。
上山的路總是很崎嶇,大人們走在前頭扒開了樹枝,我還是常常磕磕絆絆,手上全是枝椏刮出的血痕。遇到難走的路,阿哥會停下來背我。那時候總是感覺阿哥是個大人了,就像現在總是感覺自己還是當初五六歲的小姑娘。大人們要鋤草,我就在一旁擺弄紙錢,聽著這個山頭那個山頭傳來的鞭炮聲,盯著墓碑上斑駁的紋路,從未想到過墳土下來埋藏的是誰的回憶。
現在的清明是小事一件。
清明的雨,一年還復一年,人間的面,卻是見一面少一面。
有一滴雨落在我眉間。然后兩滴、三滴、四滴,沾濕了我的碎發。空氣挾帶著的是泥土的芬芳,路邊包子攤冒出艾的香氣,行人的身影被打上了模糊的濾鏡。
從前的清明是大事一件。
一下車,見到哥哥姐姐的我立馬就活蹦亂跳起來。換上了耐臟的衣服,跟在大人們就要去掃墓。那時村邊的河還沒有流到干竭,岸邊的野草能長到像人一般高,架在河上的只有幾塊木板搭起的橋,渾濁的水像嘴巴張得大大的怪物,好像我一個不留神就會被它吞下肚子里。清明的雨下得特別準時,每年走過水田的時候它就下起來了。泥土變得濕潤又柔軟,腳踩地深一些,就被泥抓得實實的。雨滴沒有了傘的阻攔,放肆地鉆進我的領子里,連眼睫毛都是濕漉漉的霧氣。
當我終于明白了清明節是個怎樣的節日,終于看見大人們面對沉默的墓碑眼角隱忍的悲傷時,阿哥阿姐真的變成了大人。當我經歷完兩個小時的煎熬,已不再有人打開門抱住興高采烈的我。當我又被橫生的樹杈絆倒,從前的人在遠方漂泊求生。村邊的河水流到干涸,上山的人添了一條又一條皺紋,而清明的雨依舊,淅淅瀝瀝,淅淅瀝瀝。
不再有熬過顛簸的理由,也再沒有掃墓的興致。清明變成了一個節假日。我只能接住落下的雨滴,冰涼的觸感又讓我想到從前。很奇怪的是,記憶力那么差的我,竟然記住了上山的路線,甚至路邊開出的花,記住了曾摔倒在哪里,還有那個時候阿哥衣服沾了泥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