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名人青春勵志故事
奮斗者在汗水匯集的江河里,將事業之舟駛到了理想的彼岸,名人因奮斗而成為名人。下面是小編為你準備的中外名人青春勵志故事大全,快來借鑒一下并自己寫一篇與我們分享吧!
中外名人青春勵志故事精選篇1
施今墨是民國時期的名醫。
有一年,施今墨的一位貴族朋友帶著小孩來看病。原來,這個小孩在治療痢疾時,被一家醫院檢查出存在疾病隱患,發作概率為1%。朋友擔心孩子安危,就找上了施今墨。
施今墨給小孩做了細致的檢查后,說:“依據我的經驗來看,這孩子沒有大礙。你們不必太擔心。”
朋友焦急地說:“可是,北京一家比較權威的醫院已經認定他存在隱患。”
施今墨解釋道:“我給孩子把過脈,脈象平穩。再說,每個人身體里都有所謂的隱患,有的人終生都不會發作,何苦現在就去排除它?”
朋友覺得施今墨并不想幫他,就失望地帶著孩子走了。
后來,施今墨聽說朋友辭掉工作,賣掉家產,帶著家人遷居美國舊金山去為孩子排除隱患。
數年后,施今墨去美國辦事,想順便探訪一下這位多年未見的朋友。然而,讓施今墨吃驚的是,因為孩子這個1%才會發作的隱患,朋友竟然已傾家蕩產,流落貧民窟。施今墨很自責,他覺得作為朋友,當初自己應該盡全力挽留朋友,告訴他:“沒有一個人的人生是沒有隱患的。”
晚年的施今墨經常講起這個故事,告訴自己的子孫:“在堅持自己原則的前提下,如果朋友將要犯錯,一定要盡力將朋友從錯誤的軌道上拉回來。不然,對方將吃盡苦頭,而自己也將抱憾終身。”
中外名人青春勵志故事精選篇2
1946年2月10日,重慶市各界群眾,為慶祝政治協商會議的成功,在校場口舉行慶祝大會。國民政府為了破壞這次大會,在會場的周圍埋伏下特務。當會議一開始,特務們便大吵大嚷地沖上主席臺,大打出手,當場打傷了郭沫若、李公樸等60多位民主人士。身為中共中央代表和南方局書記的周恩來聞訊后,不顧自己的安危,立即趕到會場。他氣憤地說:特務們站出來,讓大家看看你們!他的憤怒指斥,把特務們嚇慌了,一個個悄悄溜走了。
接著,他又到醫院里探望受傷的民主人士。為了揭露國民政府反動派的罪行,政治協商會議的代表立即舉行緊急會議。會上,代表們一致推選周恩來為代表,當面去質問蔣_石。這件事被國民政府反動派知道了。
第二天,周恩來收到一封恐嚇信,信里還裝了一顆子彈。信中威脅說:“你若要向蔣主席報告這次事變,便請你先嘗嘗這顆子彈的味道!”顯然,敵人準備對周恩來下毒手了。是去找蔣_石還是不去呢?不少人為周恩來的安全擔心。面對敵人的恐嚇,面臨生命的危險,周恩來以革命為重,置生死于度外。
他掂了掂那顆子彈,哈哈一笑,說:“好啊!那我就不客氣地收下吧!”當時,中共代表團的領導同志,在重慶雖然是公開地以合法的身份出現,但敵人經常跟蹤盯梢,一切行動處在敵人嚴密的監視之下。敵人是什么殘忍的手段都可能使出來的,說不定什么時候就會發生危險。周恩來深知這一切,但他不能聽任反動派囂張下去,毅然決然地冒險去找蔣_石,當面向蔣_石提出了嚴正的抗議,要求他說話算數,保證人民的自由與民主。
中外名人青春勵志故事精選篇3
愛迪生一生只上過三個月的小學,他的學問是靠母親的教導和自修得來的。他的成功,應該歸功于母親自小對他的諒解與耐心的教導,才使原來被人認為是低能兒的愛迪生,長大后成為舉世聞名的發明大王。
愛迪生從小就對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歡親自去試驗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為止。長大以后,他就根據自己這方面的興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發明的工作。他在新澤西州建立了一個實驗室,一生共發明了電燈、電報機、留聲機、電影機、磁力析礦機、壓碎機等等總計兩千余種東西。愛迪生的強烈研究精神,使他對改進人類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浪費,最大的浪費莫過于浪費時間了。愛迪生常對助手說。人生太短暫了,要多想辦法,用極少的時間辦更多的事情。
一天,愛迪生在實驗室里工作,他遞給助手一個沒上燈口的空玻璃燈泡,說:你量量燈泡的容量。他又低頭工作了。
過了好半天,他問:容量多少?他沒聽見回答,轉頭看見助手拿著軟尺在測量燈泡的周長、斜度,并拿了測得的數字伏在桌上計算。他說:時間,時間,怎么費那么多的時間呢?愛迪生走過來,拿起那個空燈泡,向里面斟滿了水,交給助手,說: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馬上告訴我它的容量。
助手立刻讀出了數字。
愛迪生說:這是多么容易的測量方法啊,它又準確,又節省時間,你怎么想不到呢?還去算,那豈不是白白地浪費時間嗎?
助手的臉紅了。
愛迪生喃喃地說:人生太短暫了,太短暫了,要節省時間,多做事情啊!
中外名人青春勵志故事精選篇4
達爾文主義產生、發展的歷史,是一曲人梯、路石精神的贊歌、達爾文的老師漢斯羅教授發現了達爾文在生物學方面有驚人的觀察力和判斷力,便鼓勵學習神學的達爾文鉆研自然科學,推薦達爾文參加了歷時五年的環球考察。五年中,達爾文把搜集到的資料和采集到的礦石、動植物標本不斷寄給漢斯羅教授。教授把這些東西仔細地進行分類,小心地加以保管,有時還請專家進行鑒定,對達爾文寄來的日記、信件、考察報告,教授都認真閱讀,并挑選其中的精華,到劍橋大學的哲學學會上去宣讀,或者印發給知名學者,漢斯羅這時已是譽滿英倫三島的植物學家,達爾文不過是二十出頭的青年。但漢斯羅犧牲自己寶貴的時間,引導、扶持達爾文擺脫了當牧師的命運,走進了科學的殿堂,終于創立了進化論學說,即達爾文主義。
進化論猛烈地沖擊了宗教神學,引起教士們的圍攻。赫胥黎不怕諷刺、謾罵、威脅、打擊,堅定地表示;"我準備接受火刑--如果必須的話--也要支持進化論。"赫行黎當時已是聞名遐邇的博物學家和地質教授。為了支持達爾文和進化論,他甚至改變了自己的研究方向,改攻古脊椎動物學,在自己研究的領域,發展了達爾文主義。所以,達爾文主義不是達爾文一人奮斗的結果,而是集體智慧的結晶,閃爍著那些自我犧牲者的道德光輝。
中外名人青春勵志故事精選篇5
馬雅可夫斯基經常寫一些便于朗誦的樓梯式的詩。他寫的詩,一般不先在報刊上發表,而是在大街小巷對群眾朗誦,因而深受群眾的歡迎。
一次,在列寧格勒舉行的大型詩歌朗誦會結束時,馬雅可夫斯基問; "下一次誰還來聽我的朗誦呢?請舉手!
大廳里一下子變成了手的森林。
馬雅可夫斯基微笑著說; "你們中間,有誰不想來?"
在擁擠的人海中,有三只手慢慢舉起,詩人向其中一個: "請您告訴我,同志,您為什么不想來?難道我使您生厭了嗎?"
"您說到哪兒去了,"那位聽眾用惋惜的口吻說道,"您朗誦的太好了,可惜下一次我就要回特威爾了!" "特威爾·"馬雅可夫斯基毫不猶豫地說, "那我一定抽時間到特威爾去朗誦。"
馬雅可夫斯基就是這樣一個全心全意為聽眾服務的詩人。
中外名人青春勵志故事精選篇6
明代戲曲家湯顯祖十二歲就有了功名,少年時便名冠一時,很受當地人們的尊重。
有一天,鎮上一位老紳士病故,喪主特派家人去請少年湯顯祖寫祭文。可偏偏另一個村子里有位老農做壽,其子女也來請他去寫壽聯。顯祖一想,按理說,死者為大;可按情論,死者停靈多日,一篇祭文只要在出殯前寫畢就可,而做壽卻只能在當天宴賓客時使用,何況眼下壽星家生活艱難,拿不出什么潤筆費,我小小年紀,不可勢利。就回答那家喪主,他遲一天到,肯定誤不了事的。說完,湯顯祖先去了壽星家把壽聯寫完,這才連夜往鎮上趕。
再說鎮上那家,因為家產富有,來吊唁的親朋眾多。其中一位遠親狂生,自恃有些文才,聽說要等個什么湯顯祖來寫祭文,不由冷笑道:“一篇祭文,區區小事,拿什么架子。”他吩咐仆人筆墨伺候,鋪開宣紙,洋洋灑灑,直寫到次日天明。
湯顯祖謎諷狂士正自鳴得意呢,湯顯祖來了。狂生沒料到這么小的孩子也敢舞文弄墨,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當地好事的就慫恿湯顯祖也寫一篇。湯一看狂生的文章,都是些陳詞濫調,矯揉造作,全無真意,心中很不以為然。也是年輕氣盛,便不客氣,只見他略一思索,拿起筆來,幾乎是一氣呵成,驚得眾人一片叫好!那狂生見了,自知技不如人,只好甘拜下風。
狂生拿起自己熬了一夜心血寫成的東西,請湯顯祖評點。滿以為湯多少會夸贊幾句,也多少挽回些面子。哪知道湯顯祖只是在結尾空白處寫了一句曲詞:“他去也,怎把心兒放。”狂生起先以為湯顯祖是補充去世人心態的,好在他不算太笨,細一琢磨,才悟出原來人家寫的是一字謎,這一字就是對他文章的評價,那臉刷地就紅了,心想,幸虧沒求人家說出來……
中外名人青春勵志故事精選篇7
"世間萬物抵春秋,合向蒼冥一哭休。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這首充滿了憂國憂民的詩,是"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所作。
1898年8月,譚嗣同被光緒帝召見,參與新政,進行變法,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把變法看成洪水猛獸,提出"寧可亡國,不可變法" 。并派親信榮祿為直隸總督,統率北洋軍隊,控制北京,伺機撲滅變法運動。
改良派幻想爭取榮祿部下的袁世凱的支持來扭轉局勢。袁世凱表面假裝支持,暗中卻向榮祿告密。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囚禁光緒帝,逮捕改良派。日本志士勸譚嗣同去日本,朋友"再四強之",他不肯走。他說:
各國變法,無不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字字鏗鏘,擲地有聲,表現了一個愛國者自我犧牲的偉大情懷。后來,他刁二幸被捕,旋即遇難。臨刑前,譚嗣同神色坦然,寫下了激越悲壯的絕命詩: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