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的報告制度
制度明確了相關人員不得做的事情,以及違背了會受到什么樣的懲罰。怎樣寫食品安全的報告制度?這里提供食品安全的報告制度分享,供大家參考。
食品安全的報告制度篇1
為切實加強我園幼兒食堂食品安全衛生工作,預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及食物中毒的發生,有效提高幼兒食堂的衛生水平,保障廣大師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據《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自查范圍
學生食堂采購、倉儲、加工、銷售等關鍵流程的衛生狀況。
二、自查內容
圍繞我園幼兒食堂食品安全,按照餐飲服務量化分級管理要求對學生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實情況、食物中毒預防控制措施、從業人員體檢培訓、環境衛生、設備設施、原料采購、食品儲存、加工制作、食品添加劑使用、餐用具清洗消毒、留樣管理等是否符合規范要求。
三、自查安排
1.各食堂負責人每天對廚房衛生及操作流程進行自查,及時整改發現的問題。
2.食堂衛生工作領導小組不定期組織人員對食堂食品安全進行自查,發現問題要求主管部門及食堂經營企業及時整改,并根據整改落實情況兌現獎懲制度。
四、自查重點
(一)索證索票
食堂經營企業采購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是否索取供貨商、生產商有效的許可證復印件(指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取得許可的)和與購進批次產品相適應的合格證或批檢報告。
(二)登記臺賬
食堂經營企業采購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是否按照相關規定填寫進貨臺賬,臺賬中應按要求詳細填寫當次原材料的`詳細信息。
(三)倉儲管理
1.食品原材料存放是否離地、離墻。是否按區域堆放。
2.倉庫是否符合衛生要求。
3.倉庫內是否有過期食品原材料,過期食品原材料清理及記錄是否符合要求。
(四)管理制度建設情況
食堂經營企業按照要求建立企業是否有原輔料進貨查驗制度、原輔料進出庫管理制度、衛生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
(五)加工過程控制
食堂環境清潔衛生狀況;生產加工場所清潔衛生狀況;設施、設備清潔衛生狀況;洗消毒執行情況;原料、半成品、成品交叉污染情況;現場人員衛生防護情況;剩飯剩菜處理情況。
檢查規程:
1.食堂操作、加工、環境衛生是否符合標準。
2.是否合理設置防蠅、防鼠設施。
3.查看餐具及環境消毒設備、設施是否能正常運行,查閱滅菌消毒記錄。
4.查看看原料、半成品及成品是否在有標識并在專門區域分別存放,是否存在交叉污染。
5.查看從事食品加工、銷售的從業人員是否按照規定佩戴防護用具。
6.查看食品加工過程中是否按照要求進行操作。
(六)食品添加劑管理
食品添加劑是否專柜保存,并有專人管理。
(七)留樣管理
產品留樣樣品是否有記錄、是否按照規定的溫度、重量、時間留樣。
(八)從業人員管理
食堂從業人員是否取得有效健康證明
食品安全的報告制度篇2
一、餐飲食品安全管理員定義
餐飲食品安全管理員,是指經晉中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培訓中心統一培訓考試合格,取得餐飲食品安全管理員資格證明,并由餐飲經營單位聘用從事餐飲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人員。
二、餐飲食品安全管理員基本要求
1、身體健康并持有有效健康證明
2、具備2年以上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工作經
3、有高中以上學歷,并持有有效從業人員培訓合格證明
4、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規定的其它條件
三、餐飲食品安全管理員資格的取得
餐飲食品安全管理員在從事餐飲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前,應取得健康證明和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培訓合格證明,原則上每年應接受不少于40學時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集中培訓,并經過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培訓機構組織的考試,成績合格者由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發給食品安全管理員資格證,該證的有效期為3年。
四、食品安全管理員的職責
1、配合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對本單位的餐飲食品安全狀況進行監督檢查,并如實提供有關資料。
2、組織本單位從業人員進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知識培訓。
3、制定本單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及崗位責任制度,并對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4、對本單位的食品生產經營過程開展日常檢查并如實記錄,對檢查中發現的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行為及時制止并進行處理。
5、負責對本單位采購的食品原料開展食品安全快速篩查檢驗工作。
6、對本單位從業人員進行健康和培訓管理,督促從業人員每年參加體檢和培訓,杜絕患有礙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員上崗操作。
7、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檔案,督促相關從業人員做好食品原料進貨臺賬、餐飲具消毒記錄、紫外線燈消毒記錄、留樣記錄、餐廚廢棄物處理記錄、食品添加劑使用記錄等。
8、餐飲單位發生食物中毒或食品污染事故時,及時向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進行報告,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配合相關部門進行調查處理。
9、定期向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上交本單位的食品安全自查自糾報告。
10、參與保障食品安全的其他管理工作,如:推動建立食品安全視頻監管系統、電子臺賬和食品原料快速檢測設施。
食品安全的報告制度篇3
食品添加劑使用管理制度
1、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必須符合GB276020__《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或衛生部公告名單規定的品種及其應用范圍、使用量,杜絕使用《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名單》中規定的品種。
2、不得因掩蓋食品腐敗變質或摻雜、摻假、偽造為目的的使用食品添加劑;不得因使用食品添加劑而降低了食品質量和安全要求。餐飲經營單位加工經營食品為現售模式,盡可能不用食品添加劑,確須使用的,應在限量范圍內使用。
3、采購使用的明礬、泡打粉、小蘇打等食品添加劑包裝簽上應注明中文“食品添加劑”字樣,食品添加劑的具體標簽要求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47、48和66條的規定。
4、購入食品添加劑時,須索證索票并登記臺賬。應索取生產許可證和產品檢驗合格證明,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須取得省級質監部門發放的食品生產許可證。
5、嚴禁違法使用硼酸、硼砂、罌粟殼、離棄信用油脂、工業用料等非信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
6、面點常用的泡打粉等含鋁膨松劑,應嚴格控制用量,以防止鋁含量超標;應首選使用不含鋁的酵母粉、塔塔粉等食品添加劑,禁用苯甲酸、苯甲酸鈉等防腐劑。
7、餐飲業使用食品添加劑的人員需經過專業培訓國。使用食品添加劑應配備專用稱量工具,嚴格按限量標準使用。存放食品添加劑,必須做到專柜、定位存放、并上鎖,標示“食品添加劑”字樣,不得與非信用產品或有毒有害物品混放。
8、每次使用食品添加劑須有使用記錄。
食品安全的報告制度篇4
1、炊事人員應每年進行健康檢查,經過衛生知識培訓,取得健康合格證明和衛生知識培訓合格證明后方可上崗,工作時穿戴整齊的工作衣帽,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
2、食堂工作人員進行食品加工時應遵守相應崗位的衛生操作規程,有良好的&39;衛生習慣。
3、保持食堂和餐廳的環境衛生整潔,每天進行衛生清掃,及時清運餐廚垃圾。
4、食品加工按照工序流程規范進行,各功能專間專用,不得交叉;生熟食品容器及工具標識清楚,不得混用。
5、及時修繕維護衛生基礎設施,保證清洗、消毒和防塵、防蠅、防鼠設施的正常使用。
6、建立健全衛生管理檔案,做好各類臺賬記錄,并妥善保存二年。
7、食品采購渠道合法,驗收認真,索證索票;食品和食品原料設專間儲存,分類分架,隔墻離地。
8、規范進行餐(飲)具消毒,消毒崗位從業人員熟悉消毒知識,按規范開展餐(飲)具消毒和保潔,并做好臺賬記錄。
9、食品添加劑使用實行專人專柜管理,嚴格按照國家標準規定的使用范圍和使用量使用,并進行公示。
10、嚴格執行食品留樣制度。要求生、熟食品,各100克,48小時,專人負責,鎖存留樣。
食品安全的報告制度篇5
1、炊事人員應每年進行健康檢查,經過衛生知識培訓,取得健康合格證明和衛生知識培訓合格證明后方可上崗,工作時穿戴整齊的工作衣帽,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
2、食堂工作人員進行食品加工時應遵守相應崗位的衛生操作規程,有良好的衛生習慣。
3、保持食堂和餐廳的環境衛生整潔,每天進行衛生清掃,及時清運餐廚垃圾。
4、食品加工按照工序流程規范進行,各功能專間專用,不得交叉;生熟食品容器及工具標識清楚,不得混用。
5、及時修繕維護衛生基礎設施,保證清洗、消毒和防塵、防蠅、防鼠設施的&39;正常使用。
6、建立健全衛生管理檔案,做好各類臺賬記錄,并妥善保存二年。
7、食品采購渠道合法,驗收認真,索證索票;食品和食品原料設專間儲存,分類分架,隔墻離地。
8、規范進行餐(飲)具消毒,消毒崗位從業人員熟悉消毒知識,按規范開展餐(飲)具消毒和保潔,并做好臺賬記錄。
9、食品添加劑使用實行專人專柜管理,嚴格按照國家標準規定的使用范圍和使用量使用,并進行公示。
10、嚴格執行食品留樣制度。要求生、熟食品,各100克,48小時,專人負責,鎖存留樣。
食品安全的報告制度篇6
為了保障食物的衛生安全,預防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現制定本餐飲部食品衛生檢查制度,請各位員工嚴格遵守。
1、制訂定期或不定期衛生檢查計劃,全面檢查與抽查、自查相結合,主要檢查各項制度的貫徹落實狀況。
2、各餐飲部的衛生管理組織負責本部的各項衛生檢查制度的落實,每一天在操作加工時段至少一次衛生檢查,檢查各崗位是否有違反制度的狀況,發現問題,及時告知改善,并做好衛生檢查記錄備查。
3、廚師及各崗位負責人、主管人員要跟隨檢查、指導,嚴格從業人員衛生操作程序,逐步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和衛生操作習慣。
4、酒店質檢管理人員及衛生管理員每周1-2次對各餐飲部位進行全面現場檢查,同時檢查各部的自查記錄,對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并提出限期改善意見,做好檢查記錄。
5、檢查中發現的同一類問題經二次提出仍未改善的,提交有關部門按有關規定處理,嚴重的交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按有關法律法規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