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工作的規章制度
在生活中,制度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準則。你所接觸過的制度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日常工作的規章制度范本,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日常工作的規章制度篇1
1.制定為老年人建立健康檔案和定期健康體檢制度。
2.制定并實施老年人群整體自然療法健康管理運營流程和管理辦法。
3.根據老人的體檢結果和各類問卷調查作出健康狀況評估,并制定個性化健康管理計劃。計劃應包括醫療、護理、健康教育、行為干預及功能訓練等。
4.定期組織健康知識講座,倡導居民自我健康管理。定期提供綜合健康體檢評估和營養膳食處方、運動處方(有氧運動、養生操及心智訓練)。
5.定期對計劃的執行情況進行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對健康管理計劃作出調整。
日常工作的規章制度篇2
1.上級衛生主管部門與健康教育專業機構的指導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要明確各級各類衛生技術人員健康教育職責,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工作網絡,制定工作計劃,定期召開例會,組織衛生技術人員積極參與社區居民健康教育工作。
2.康教育人員落實,健康教育工作做到有計劃、有記錄、有總結,健康教育工作檔案規范。
3.用健康教育專欄,定期刊出疾病預防與保健健康知識,每二個月至少更換一次;為社區居民舉辦疾病預防與控制健康知識講座,每月至少一次。
4.立社區居民健康檔案,向社區居民發放有針對性的疾病預防與保健的健康教育處方及各種健康教育宣傳資料。
5.用病人就診、家庭病床、上門巡診、健康教育咨詢等各種時機,開展疾病預防與保健的健康教育服務。
6.斷加強健康教育業務學習,認真參加有關機構組織的健康教育培訓,不斷提高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7.整保存健康教育計劃、宣傳板小樣、工作過程記錄及效果評估等資料。
日常工作的規章制度篇3
1.了解轄區內婦女健康狀況,掌握孕產婦死亡情況,分析死亡原因,制訂有效的干預措施。
2.監測對象為轄區內(不管其戶口所在地)死亡的孕產婦。孕產婦死亡是指從妊娠期開始至產后42天內死亡者,包括妊娠各期和不同部位,凡與妊娠有關或因妊娠病情加重及治療上的原因造成的死亡,但不包括妊娠各期的意外死亡和外地來克就醫而死于本市者。
3.發生孕產婦死亡的醫院負責填寫《孕產婦死亡病歷報告》,并報市婦幼保健所。在家死亡或途中死亡的.孕產婦,由死亡孕婦所在轄區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負責填報《孕產婦死亡病歷報告》。
4.凡發生孕產婦死亡的機構,應在24小時內以電話或以《孕產婦死亡報告卡》形式報市婦幼保健所;在一周內將《孕產婦死亡病歷報告》上報市婦幼保健所。以上年10月1日—當年9月30日為一個統計年度。
5.加強孕產婦死亡補漏、質控工作的管理,孕婦產婦死亡病例要經過醫院、市級圍產保健協作組二級評審,質控和死亡評審做到有記錄可查。
日常工作的規章制度篇4
1、凡公司員工,須嚴格遵守公司的有關規定,遵守國家相關計算機行業和互聯網絡的法律法規,如《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互聯網管理暫行規定》等,不得從事危害國家和公司利益的活動。
2、員工應遵守公司保密制度,不得向第三方泄漏任何技術、業務機密信息。
3、凡公司員工,需努力樹立敬業精神,按時完成本職工作任務,同事間彼此樹立精誠團結的精神,塑造企業積極進取、講求效率的工作氛圍。
4、公司按國家規定實行雙休日及節假日放假,不得無故遲到早退。信息采編及編輯人員將在雙休日及節假日輪流替換。正常上班時間:上午09:00-12:30、下午14:00-17:30(每日7小時)。事假或病假必須提前通知主管人員或辦公室人員。
5、非白班的公司員工,無特別任務外出的,上下班時間以白班時間為原則安排,每周工作時間控制在40-44小時之內。
6、出差人員除正常開支外,每人每日補助費為100元。
7、公司鼓勵購買和開發密切相關的技術參考資料,可在審批并登記后全額報銷。
8、日常因公事的交通費用可全額報銷。
9、為了避免上班時間受到聊天的干擾,而又要保持內部通信的順暢。所有員工在上班時間內必須連接到內部oicq服務器,除特批人員,一律不準連接外部oicq服務器。
10、公司員工不允許在外兼職。
11、周一到周五,除和項目有關的需要外,不允許在辦公室玩游戲。
12、除因工作需要外,避免在公司內會客,任何公司以外人員絕對禁止使用公司電腦。
13、上班時間內,員工不允許在開放式辦公區吸煙。
14、下班后員工一律要把個人pc機關閉,嚴禁不工作的個人pc機通宵開機。
15、未經當事人同意,不得亂開其他人的個人pc機。
16、員工要遵守公司的文件審批、報銷審批、付款審批、辦公品領用等其他日常工作制度。
17、凡發現違反以上工作制度者,首次批評,二次警告,三次酌情罰款,屢次違反不改者公司將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者作開除處理。
日常工作的規章制度篇5
1.設專(兼)職人員負責老年保健工作,建立網絡,制定工作計劃。
2.對轄區內65歲及以上老年人的基本情況和健康狀況,進行調查、登記、建立健康檔案。
3.對以社區居家養老形式為主的老年人進行服務需求評估,提供醫療護理、康復、保健服務及精神慰籍、舒緩治療服務。
4.對患有慢性病的老人進行管理,進行飲食、運動、合理用藥、合理就醫指導。
5.對于高危老人,進行健康指導、行為危險因素干預及規范化管理。
6.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對老年人進行疾病的預防、自我保健、常見傷害預防、自救和他救等指導。針對老年人開展規律的生活起居、合理的膳食營養、適度的體能鍛煉及健康的情智心態的教育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