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車間衛生規章制度
在現在社會,很多地方都會使用到制度,制度具有使我們知道,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懲惡揚善、維護公平的作用。相信很多朋友都對擬定制度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生產車間衛生規章制度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生產車間衛生規章制度【篇1】
1、車間工作人員應堅持良好的個人衛生,勤洗澡、勤換衣。
2、所有人員進入車間必須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頭發不得外露,工作服和工作帽必須堅持清。
3、車間內嚴禁存放個人生活用品和生產無關的雜物。
4、車間內嚴禁吸煙,隨地吐痰,如發現處以50—200元罰款。
5、未經允許非加工人員不得進入加工車間;經部門同意后,必須由廠內人員陪同可進入。
6、加工操作臺、機械設備、工器具應經常清洗,不得有銹蝕,并堅持清潔。
7、生產車間和其它場所的廢棄物,必須隨時清除,并及時清理出車間。
8、車間內工作區域只能存放有少量即將使用的包材,必須將其擺放整齊,不得隨意丟棄。
9、每一天工作結束后,必須徹底清洗加工場地的地面、墻壁、機器設備等,車間內不能遺留任何原材料、包裝物。
10、生產車間和其它工作場地內應堅持清潔,不得堆放雜物,生產中的廢棄物應隨時清理和清除。
11、車間內的`更衣室、鞋架、洗手消毒間等,應經常進行清掃,堅持清潔。
注:為了大家的工作與健康,請遵守以上規定。
生產車間衛生規章制度【篇2】
一、員工個人衛生管理
1、所有進入生產領域的人員須著裝規范,戴好發網(工作帽)頭發不允許外露,口罩應遮住口鼻(包括參觀人員);
2、工作服要干凈、整潔、無破損,冬季兩天一換洗,夏天一天一換洗;
3、所有進入生產區域的人員要洗手消毒(包括中途外出);
4、在生產領域內不允許進食、喝水(喝水可在指定地方)、酗酒、吸煙;
5、手及指甲要干凈,不允許涂抹指甲油,指甲長度不允許超過0.3mm;
6、任何人在車間內不得玩弄和接聽手機(指定區域除外);
7、工作服及工作鞋要嚴格按照更衣程序進行更換,不可穿出生產領域,不允許穿裙子、短褲、拖鞋進入車間;
8、手部如有破損或包扎,應調換到與食品沒有直接接觸的崗位,并戴上完好的醫用手套;
9、操作人員在車間內,手部接觸到污染物后,要重新清洗消毒;
10、在生產區域內不允許化妝、戴手表、項鏈、戒指等首飾;
11、所有進入生產區域的人員,要按規定的人行通道出入車間,以防交叉污染;
12、更衣室要安排專人打掃,定時對更衣室進行滅蟲滅菌消毒并做好記錄;
13、任何人不得坐、站、躺在原料、工作臺、容器、產品或墊板上。
二、設施、設備衛生管理
1、生產所需的設備、設施在生產前要用75%的酒精或配好的消毒水消毒;
2、生產所需的設備、設施在生產結束后要清洗干凈,并歸類存放在指定位置;
3、生產設備在生產過程中出現故障維修時,要先把生產現場用的原料、半成品隔離,再進行維修;維修完畢后要清理現場及設備衛生,與生產無關的東西要清除出去;設備上的油污要及時清理,并保持無異味;
4、在生產過程中,操作者對設備要經常清理點檢,保持設備干凈整潔;
5、設備上與產品接觸部位所用的潤滑油必須為食品級潤滑油。
三、工器具衛生管理
1、在生產過程中,各區域工器具管理應責任到人,按指定位置統一存放統一管理;
2、生產區域所有的工器具使用前要及時清洗消毒,使用時要做好標示,放在指定的位置,擺放整齊,使用結束后應歸位;
3、用于裝原料的器具和裝垃圾的器具要標示區分,不得混用;
4、清洗所用的毛刷地板刷應區分使用、區分存放;
5、生產使用的毛巾和清潔衛生(擦門、窗、門簾、墻壁等)用的毛巾,要嚴格區分,不得混用,以免交叉污染;
6、停產或歇班所有工器具清洗后做好盤點并做好記錄后應加遮蓋。
四、原料、半成品、成品衛生管理
1、生產所需的原材料、原料不能直接接觸地面和靠墻,要擺放在墊板或專用架上,并與墻壁保持一定距離(30cm);
2、包裝所用的箱、包裝袋必須干凈,并符合食品要求;
3、生產現場嚴禁擺放與生產無關的原料,以防誤用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4、半成品、成品、原料要區分開,以免造成交叉感染;
5、原料應由原料通道進入車間,成品由成品通道運入倉庫,不得混送;
6、原料、半成品在生產過程中需要檢查有無異物、異味等,有無防護遮蓋。
五、生產環境衛生管理
1、車間地面要常清掃,保持地面干凈無積水;
2、墻壁要經常擦洗,保持不發霉、無積垢、無破損;
3、天花板及墻角干凈無蜘蛛網,無發霉及涂層脫落;
4、生產區域所有的門、窗要經常擦洗,保持干凈明亮;
5、生產區域的垃圾要及時清除,以免造成交叉感染;
6、生產現場嚴禁玻璃制品、瓷器進入(實驗除外);
7、生產結束后,清潔衛生要徹底,不留衛生死角,并由班長檢查后,填寫清洗記錄表;
8、工作臺及周邊衛生要及時清理,保持干凈;
9、落地的半成品要隨時撿起,或清洗或做次品廢品處理;
10、設備、工具、不得纏繞膠帶、線繩、鐵絲等物件,以防止脫落造成產品異物污染;
11、生產區域應對滅蟲蠅防鼠設備進行定期清理。
六、檢查評比
1、品控部成立衛生檢查小組,每周對各班組生產區域進行衛生大檢查一次;
2、在檢查過程中對常規性工作不合格項按車間相關規章制度進行處理。
七、衛生區域劃分
各生產區域衛生歸各班組清潔整理,直接責任人是各班長。
生產車間衛生規章制度【篇3】
1、所有原輔料加工前務必經過檢驗,不合格的原輔料不得投入加工。
2、加工工藝流程務必合理,各工序務必嚴格按照加工工藝規程和衛生要求進行操作,確保產品不受污染,貼合衛生標準。
3、直接入口食品應有專用包裝間,使用貼合衛生要求的包裝材料,包裝人員的手在包裝前要清洗消毒。
4、食品加工工具、容器、設備務必經常擦洗,持續清潔,直接接觸食品用的工具、容器務必消毒。
5、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務必有與其生產經營規模相適應的封閉式垃圾宣傳品,并做到垃圾日產日清。經常持續環境整潔,班前、班后務必清掃,不得堆放雜物、垃圾。
6、室內外環境清潔,無蚊蠅、老鼠孽生。有防蠅、滅蠅、防鼠、滅鼠及滅蟑螂措施。
7、地面清潔下水道通暢,無積水。
8、加工場所整潔,無積灰,墻壁及天花板無霉斑,無脫落。
9、食品從業人員務必取得健康證,每年體檢一次合格者方可上崗。
10、務必穿戴淺色工作服、帽,頭發不露帽外,操作直接入口食品時應戴口罩,不戴戒指,不涂指甲油。
11、食品從業人員操作食品前和大小便后,應洗手消毒,不得穿戴工作服、帽進入廁所。
12、操作食品時不吸煙,不挖鼻孔掏耳朵,不得對著食品打噴嚏。
14、應做到勤洗手,勤剪指甲,勤理發、洗澡,勤換洗工作服、帽。不隨地吐痰,不亂丟廢棄物。
生產車間衛生規章制度【篇4】
1、目的
為規范生產車間的現場衛生管理、人員衛生管理和生產流程衛生控制,制定本規定。
2、適用范圍
適用于生產車間的日常衛生清理、維護和管理工作。
3、職責
3.1車間主任負責監督車間衛生工作實施情況,負責對生產人員的健康狀況進行監控。
3.2生產操作人員按要求做好主管區域清潔衛生工作。
3.3清潔工負責打掃區域內入口通道、洗手池、更衣室、衛生間等。
4、管理要求
4.1衛生包干制度
4.1.1車間主任負責對衛生工作進行分區承包,車間員工對自己負責區域每天進行日常清潔、整理歸位,每周五進行一次徹底地清理和清潔,車間主任和辦公室人員進行監督、檢查和考核。
4.1.2清潔標準可參照本規定及其他專項規定。整理按各設備、工具、成品、半成品、原料等車間定置規定擺放。
4.2現場衛生管理
4.2.1地面、墻面、固定物清潔
4.2.1.1地面清潔、無灰塵、無垃圾、無污跡、無積水、無死角。
4.2.1.2墻壁(角)和天花板清潔、無污染、無蛛網、無死角。
4.2.1.3門窗明亮干凈、無積灰、無污跡、無蛛網。
4.2.1.4照明、殺菌燈具保持清潔,無灰塵積壓。
4.2.1.5桌凳保持干凈,物品堆放整齊。
4.2.1.6水池及地下水道清潔、排水暢通、無阻塞現象。
4.2.1.7現場目視牌保持清潔、無污跡。
4.2.1.8樓梯通道暢通。
4.2.1.9車間四周責任區內清潔、無垃圾、無煙蒂。
4.2.1.10廁所、洗手處、換衣房保持清潔干凈、地面無積集水、墻面無污跡。
4.2.2設備清潔
4.2.2.1生產設備、管道在使用前須消毒,使用后進行清洗,保持清潔。
4.2.2.2設備保持干凈無油污(包括消防器材),計量器具清潔內外清潔、無污漬。
4.2.2.3不使用的設備、生產用具(包括各種計量儀器、轉運設施等)應定期清洗,無污漬和異味。
4.2.2.4設備、管路每周進行一次日常保養,含清潔清理的內容,做到表面目視無灰塵、油漬、污漬等異物。
4.2.3工具、材料清潔、整理
4.2.3.1工具、容器、?器、搬運工具等按指定地點擺放整齊,并保持其清潔。
4.2.3.2操作工具、容器等在使用前后均應清洗、消毒、無污漬和異味。
4.2.3.3衡器的托底(盤)、游標及砝碼在使用前、后揩拭干凈。
4.2.3.4未用的原料、輔料及時清理、堆放整齊。
4.2.3.5各種半成品用轉運箱、輸送平板及垃圾箱保持清潔。
4.2.3.6產品包裝(塑料瓶、塑料桶、產品標簽和紙板箱)保持清潔、擺放整齊。
4.2.3.7衛生潔具使用前后清洗、清理,按指定位置擺放。
4.2.3.8飲用水杯保持干凈,放在指定位置。
4.2.3.9文件資料擺放整齊、無雜物。
4.2.4廢品、垃圾清理
4.2.4.1廢棄物、殘次品按指定地點存放整齊;不能放入垃圾箱的工業垃圾必須定時清理(二小時一次)。
4.2.4.2工作中產生的垃圾,必須放入車間內的臨時存放袋、箱中,每天上午、下午(下班前)二次將生產區域的垃圾清理出車間。
4.3人員衛生管理
4.3.1健康檢查及培訓
4.3.1.1新入職車間員工必須到正規的醫院進行體檢,體檢合格并經過衛生知識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在職員工必須每年定期進行體檢。
4.3.2個人行為規范
4.3.2.1員工應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澡,勤理發,勤剃須,勤剪指甲,勤換衣。
4.3.2.2員工工作期間不得佩戴手表、戒指、耳環等物品,不得化妝,不得噴香水。
4.3.2.3員工正確著裝,頭發不外露,衣帽整潔,工鞋保持干凈,做到勤洗勤換。
4.3.2.4生產人員上班前,須在更衣室換穿工作服,戴工作帽;調配人員按規定著裝和帶好其他防護用品(如粉未生產時戴口罩),然后用洗滌液和消毒液清洗雙手才能進出入生產區域。
4.3.2.5在整個生產過程中,保持工作服和雙手衛生,發現弄臟,及時清洗;到衛生間后必須重新清洗和消毒雙手。
4.3.2.6車間生產人員(外來人員)進入黃色區域(調配生產區域),必須按規定佩戴好工作服、口罩;進入紅色區域(內包裝區域)必須二次更衣、消毒,方可進入。
4.3.2.7員工外出辦事在更衣室去除帽子、口罩等防護用品,回車間時按規定穿工作服,用洗滌液和消毒液清洗雙手,并按規定帶好其他防護用品。
4.3.2.8非生產人員原則上不得進入車間;如果必須進入,有關人員(如公司領導及檢查人員、檢驗員、銷售內勤等)進入車間必須按車間著裝規定和衛生要求辦理;其他人員進入車間必須經生產副總審批。
4.3.2.9車間員工下班時,須在更衣室更換衣服,并保持工作服擺放整齊。
4.3.2.10工作期間嚴禁挖鼻孔、掏耳朵、剔牙、抓頭等不符合食品作業衛生規范的行為,在生產現場打噴嚏須背對生產線并用手遮住嘴巴和鼻孔。
4.3.2.11禁止將個人用品帶入生產場所;禁止在生產車間吸煙、吃東西。
4.3.2.12嚴禁隨地吐痰和唾液,嚴禁隨地亂扔紙巾雜物。
4.4生產流程衛生控制
4.4.1車間領料人員在倉庫中領取原輔料時需把好原料衛生關。
4.4.2均質機、調配釜、反應釜、攪拌缸和生產用的其它容器及管道在使用前、后進行沖洗,必要時進行消毒。
4.4.3調香鍋加蓋防蚊蠅、防塵,使用后立即沖洗干凈,不得存有異味。
4.4.4純凈水貯水箱每月清洗一次。
4.4.5軟管輸出口端不接觸地面,管道和閥門清潔、無污漬。
4.4.6經管道灌裝的產品,灌裝口不得加濾布進行灌裝,每批產品包裝完畢,必須清洗過濾器、過濾網、漏斗及墊網。灌裝稱量后隨即蓋上塑桶蓋,以防瞬間異物落入產品。任何原料、半成品、成品不能著地和貼墻放置。
4.4.7標簽打印人員負責產品標簽的字跡清晰和標簽紙面清潔,外包裝工負責包裝物(瓶、桶、袋、標簽、紙箱)的清潔,確保成品在包裝過程中的干燥和清潔。嚴禁使用模糊不清或骯臟的標簽,嚴禁使用被污染或滲漏的包裝桶和桶蓋。
4.4.8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原輔料和加工的半成品必須加蓋;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原料空桶,可先放在暫存區內,待暫存區放滿后,在車間外垃圾箱外擺放整齊。
4.4.9產品包裝和成品儲存等工序分開,防止前后工序相互交叉、污染。
4.4.10生產操作區(包括操作臺面、調香鍋及相關的輔助設施)不定時清洗,保持清潔;調香鍋在產品包裝完后立即沖洗干凈;
4.5檢查與考核
4.5.1車間主任負責對車間衛生工作進行內部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督促員工進行糾正,并計入個人每月的工作績效考核。
生產車間衛生規章制度【篇5】
一、目的:
為規范生產車間的現場衛生管理、人員衛生管理,特制定本規定。
二、適用范圍:
適用于生產車間的日常衛生清理、維護和管理工作
三、管理要求:
3.1、車間衛生要求
3.1.1、每班生產結束后,必須徹底將生產設備、工器具、地面、墻壁、排水溝等打掃干凈,所用物品擺放整齊,車間內不得堆放雜物,堅持一個衛生、干凈、整潔的環境。生產過程中不間斷隨時清掃、整理。
3.1.2、車間內所有的門窗、玻璃、窗臺應隨時堅持清潔干凈,每星期徹底清掃車間衛生。
3.1.3、車間應每一天用水噴灑1次,以清潔空氣。
3.1.4、不得將與生產無關的個人物品帶入車間,嚴禁在車間內吃零食、吸煙,不得隨地吐痰、閑聊、打斗、大聲喧嘩、玩手機、翻閱書報畫冊。
3.1.5、車間整潔、無雜物、空氣新鮮、地面潔凈、無積水、設備無油污、無粉塵。
3.1.6、車間內不得堆放廢棄物,裝溶液用的桶必須加蓋。
3.1.7、工作時落地原料必須及時清掃妥善處理。
3.1.8、生產車間所有的窗必須安裝紗窗,防止蚊、蠅等進入現場,紗窗如有損壞應及時修補或更換,未經許可任何人不準打開紗窗。
3.1.9、工作中產生的垃圾,必須放入車間內的臨時存放袋、箱中,每一天上午、午時(下班前)二次將生產區域的垃圾清理出車間。
3.1.10、未用的原料、輔料及時清理、堆放整齊。
3.1.11、各種半成品用轉運箱、輸送平板及垃圾箱堅持清潔。
3.1.12、產品包裝(塑料包裝袋、產品標簽和紙板箱)堅持清潔、擺放整齊。
車間應做到:
A、地面清潔、無灰塵、無垃圾、無污跡、無積水、無死角。
B、墻壁(角)和天花板清潔、無污染、無蛛網、無死角。
C、門窗明亮干凈、無積灰、無污跡、無蛛網。
D、照明燈具堅持清潔,無灰塵積壓。
E、桌凳堅持干凈,物品堆放整齊。
F、水池及地下水道清潔、排水暢通、無阻塞現象。
G、車間四周職責區內清潔、無垃圾、無煙蒂。
H、設備、線路每周進行一次日常保養,含清潔清理的資料,做到表面目視無灰塵、油漬、污漬等異物。
I、工具、容器、模具、搬運工具等按指定地點擺放整齊,并堅持其清潔。
3.2、人員衛生管理的要求
3.2.1、未經允許,非生產人員一律不得私自進入車間。
3.2.2、進入車間人員(包括車間管理人員)穿戴整齊,執行三不進制度,即:“不穿工作服、不穿工作鞋、不戴工作帽一律不得進入車間”。
3.2.3、新入職的車間員工必須到正規的醫院進行體檢,體檢合格并經衛生知識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在職員工每年必須進行一次體檢。
3.2.4、車間工作人員應堅持良好的個人衛生。
3.2.5、著裝正確,頭發不外露,衣帽整潔干凈,做到勤洗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