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科實習工作總結
康復科,也就是專門對各類疾病進行康復的科室,最常見的就是各種手術以后的康復,包括關節置換術后康復、各種骨折術后康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康復科實習工作總結范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康復科實習工作總結【篇1】
隨著經濟的發展、時代的進步,人們對于生活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進而促進了康復治療的飛速發展,使人們對康復治療都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就我而言,在我以前上課的時候,聽著專業課的老師們每天講解著康復治療、感覺到康復治療就是一些固定而又簡單的技術,操作起來容易,幾乎沒有多大的挑戰性。但后來實習的過程中,讓我知道我的理解太表淺了,在我參加實習的這四個月里、了解到康復治療是一個多學科知識的匯聚及應用,它需要我們對肌肉、骨骼及關節的解剖、神經的分布及支配完全掌握。每天看著老師們做著各種不同情況的病人、靈活的運用著各種康復治療手法,而且對每個病人的不同階段也在不斷的改變著治療方法,使我對康復治療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深刻體會到康復是一門既應用靈活又富有挑戰性的工作,看著病人每天一點點的進步,內心充滿成就感。讓我也從此深深的喜歡上了這個職業。
每天、當病人躺在PT床上進行綜合訓練的時候,我們要讓病人盡量做各種不同的動作,因為綜合訓練是一項特別枯燥無味的訓練、不同的動作可以給病人帶來一種新的感受、但始終要把握住訓練的目的,這就是康復治療的靈活性,它要求我們治療師必須要思維靈活、能巧妙的運用各種治療技術。例如:跟腱攣縮的病人,在跟腱攣縮到一定程度無法短時間內牽開的時候就可以使用腳跟墊高的足托,在有足托幫助的情況下既能完成站立,也巧妙的應用了患者自身重力長時間的作用于跟腱的牽拉。
康復治療也不單單是一個技術的治療、在治療的.過程中也是一個和病人交流配合的過程。有的病人有意識問題不能配合時、作為一名治療師、不能過于心急、發出的動作口令要清晰明確,并做幾個示范動作幫助患者理解、耐心的給病人引導動作。在病人情緒低落時多和病人交流互動,有利于調動病人的積極性,這些都是康復治療過程中的細節,只有把握細節,才能做好治療。
康復治療是一門不容易掌握的學科、在短短的實習時間里、我的認識還遠遠不夠,技術上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好好學習。我相信在我的學習路途中,我會不斷探索、去完善學習各種治療技術,為人們的健康盡一點微薄之力。
康復科實習工作總結【篇2】
不知不覺,一學期的康復護理結束了,這學期里,通過理論學習、實驗室教學、以及醫院見習,我們對康復護理這門課有了更深的認識和了解。
在醫院,我們見識和康復科形形色色的儀器,這些儀器都能很好地幫助病人復健,讓病人有機會能生活的更好。聽老師說,這些儀器都非常昂貴,我們不禁感嘆現在的科技水平真的很高,醫療技術真是越來越好了。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看了一些臥床的病人,有的中風,有的偏癱,幾乎都是行動不變的老人,還有一些受到意外傷害造成肢體殘疾的中青年人。在康復技術不發達的過去,他們可能就要一輩子臥床不起,一輩子需要別人的照顧,沒有自理能力,但現在,通過一些有效的康復護理,通過復健運動,很多病人的`行動能力都有很大的改善。通過合理利用輪椅、拐杖、義肢等工具,腿腳不便的病人可以自由活動,這大大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質量。
現代護理講究的是人文護理,在追求生活質量的今天,不僅要治病,更要提高生活質量。對于一個斷腿病人而言,幫病人處理傷口,防止感染,這是治療,而幫病人帶上義肢,帶病人做復健,恢復肢體活動,使病人能最大程度地行走活動,這就是康復。從中可見,康復是在治療之后尤為重要的一個環節。
現在中國的康復技術雖然進步很快,但與一些發達國家還有著一定的差距,希望我國醫療能更加重視康復這一領域的發展。治病救人是為了活得更好,這也是康復的意義。
總之,在康復科的見習,我學到了很多,也有很多感觸,真心希望康復能有更出色的發展,一些殘疾人士能有更光明的生活
康復科實習工作總結【篇3】
做為一名瀘州醫學院醫學邊緣學生,能在瀘醫附院康復科實習康復治療技術,我感到非常的激動與難得。在此,衷心感謝學院、系辦及瀘醫康復科給予了我們專業這個難能可貴的實習機會,感謝胥主任接納我們,感謝康復科運動治療室及物理治療室、傳統治療室的各位老師給于我們同學的悉心的指導與教育! 在短短十六個周的實習時間里,老師教會了我們很多東西,他們給予我們的不僅僅是知識,而更多的是關愛、照顧、溫暖。以我為例,我剛到康復科室時就被分到了運動治療室,看著老師及其他學校的實習同學在做治療時我懵了,我根本不知道他們在做什么,那時的我完全像一塊木頭立在那里一動不動。心里想著“這些東西的理論知識我們是一塌糊涂,基本沒學過,手法動作見都沒見過,我怎么實習,我能學有所成嗎?才十六周,理論知識都補不起來還談什么實踐?完了,完了完了”正在這時,伍玉蘭老師拍了拍我的肩膀說:“小伙子,木器干撒子,你先去看看老師們怎么做的病人,先了解一下基本流程,然后我再親自教你們手法,我知道你們專業對于這方面的知識非常欠缺,沒有接受系統的教學,所有學起來將會非常的困難。但你們不要怕,我會慢慢地把你們教會的”。聽了伍老師的話,我頓時覺得如沐春風,心中那一塊大石終于落地了。 下午,我的帶習老師李萌老師為我親手在病人身上示范了偏癱正確運動模式的輸入,他一邊講解一邊示范,什么地方該注意,什么地方是重點他都講解的.清清楚楚,使我清楚地了解了全過程,對于我接下來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此,對李老師表示真摯的感謝。五點時,伍老師把我們大家召集起來,百忙之中抽空單獨為我們進行了一次理論知識補習,一直講到接近七點。最后還不斷強調我們在實習的過程中要不斷補充理論知識。在接下來的實習時間里,每個周四,伍老師、李萌老師、袁麗老師、曾磊老師、韋偉老師都輪流給我們安排了針對性的小講課。作為一個帶習老師,而且之前我們都與他們沒有任何接觸,沒有任何利益關系,能夠對我們實習生而且是非專業實習生如此關愛,如此重視,如此負責我感到非常非常的高興與難忘。為人師表,傾其所有。我認為這就是代表,這就是典型。
在實習過程中,我們看到,老師們對待病人熱情,對病人做治療認真仔細,不時詢問或觀察病人變化,察言觀色,從而感知治療手法對病人的最適應程度,真正做到以病人為中心,醫患關系和諧。對待學生認真負責,隨時觀察學生的手法,發現問題后及時給予糾正并講解要素,對我們提的問題及時詳細解答,使我們不斷提高。在生活上,老師們給予了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時常對我們噓寒問暖,經常給我們糾正并指導我們做治療時的體位,擔心我們因體位不正確而導致自身落下職業病在運動治療時實習的這段時間,我們不僅學到了技術技能、專業知識而且在思想覺悟,人際交往,組織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不斷的提高。這對于我,不管是在以后工作還是在學習、生活、交流方面都有莫大的好處。
時光飛逝,十六周就就過去了,天下沒有不散的的宴席。帶著留戀,帶著不舍,我離開了運動治療室 —— 一個充滿和諧與關愛的大家庭。實習雖然結束了,但我的心依然在。我會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斷學習、不斷完善、逐步提高自己。不辜負各位老師的栽培與期望,將以踏實工作取得優異的成績、不斷創新摘取豐碩的成果來回報各位老師的辛勤培育!
康復科實習工作總結【篇4】
在康復科實習過程中的工作表現,均得到了帶習老師的好評,對于康復科未來的發展,和整個康復醫學今后幾年的發展,給我們同學們樹立了以后就業的信心和積極性,我相信這也是即將面臨就業的我們最關心的話題吧!我們起步就要比別人低,以我們現在的學歷我想工作還是很難找的,但是又因我們這個職業的非凡化,所以在目前的就業應該是黃金時間,我也希望我們能找到好的工作在工作穩定的情況下繼續深造提升自己,社會在進步我們也需要進步。
不論是生活還是學習實踐,老師給我們太大的幫助,同樣與我們在一起教導我我們的帶習老師也對我們這段的實踐操作做出了評價,各治療室老師一再對我們給以好評,在實習紀律上 ,操作技能方面都給了我們很高的評價,給老師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老師們也很喜歡我們,從一開始我們的不懂到后來能獨立操作,這些同學們所收獲得到的都離不開老師耐心的指導和不斷灌輸我們知識讓我們能得到很好的學習條件,我們操作中出錯的時候老師并沒有嚴肅的批評我們,而是很耐心的教我們正確的操作,讓我們加深印象不在出錯!在主任老和師對我們的評價下,同學們得到的遠遠不不止這些,在為人處世醫患關系中我想我們已經融入了社會中,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醫務人員。
康復科實習工作總結【篇5】
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我已在醫院康復科工作_時間,回憶剛來到這里時,我對康復臨床治療的認識甚是淺薄,也可以說是從零做起;時至今日,我們可以獨立完成對康復患者的治療。我開始體會到作為一個康復治療師的角色定位。
走出校園,踏進醫院,這不僅僅只是身份的改變,而且也是思想觀念上的改變。作為一名醫務人員,我學會了關心和理解病人。多一份問候,可以打破醫患之間的陌生;多一份溝通,可以增添醫患之間的信任;多一份理解,可以提高患者治療的效果。
由于我學的是康復治療技術,在科室的分工中,我下病房為行動不便的中風,腦外傷,脊髓損傷導致的偏癱,失語,吞咽障礙等患者做床旁的康復訓練,這類患者在患病的前后心情差異是十分巨大的。
在治療期間,我遇到一個因中風而輕度失語的患者,當時我不理解,為什么她一直在治療的過程中都表現得很沮喪,即使完成任務也沒有表現出應有的喜悅。一次,我讓她把自己的名字寫出來,看到工工整整的字,我立即夸獎鼓勵,而她卻顯得十分沮喪,認為寫得比以前差多了,我分明看出她眼眶里打轉的淚水。我終于明白到她為什么總是愁眉苦臉,是因為她對自己有著很高的要求。這次生病使她連日常生活中簡單的事情都變得困難,加上陪伴她的一個家屬無心的言行更加傷害了她的自尊心,所以她總是郁郁寡歡。明白這一點后,我在治療中一直要求自己要多關心、多理解病人,并希望家屬同樣配合。
說到理解,雖然我們不能完全明白患者生病時的感受,但是,我們可以體會他們為康復所做出的努力和嘗試。如果我沒有親自嘗試聲門上吞咽,我是不可能體會到吞咽訓練中病人會出現口干的情況;如果我沒有親自嘗試單橋運動,我是不可能理解一只腿架在另一只腿上不舒服的感覺和難受程度;如果我沒有親自嘗試針灸,就不可能明白某些病人對針灸的恐懼。理解需要用心,用心關懷,用心體會。
主任說過,不希望我們成為“啞巴”治療師。我的.一個老師也說過,治療師應該具備和3歲到80歲人群的溝通能力。病人在病魔的痛苦折磨下和現實生活的壓力下,壓抑是一定的,甚至可以說是輕度憂郁,對待病痛能保持良好的心態是非常難得的。可是良好的心態對病情往好的方向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在患者努力完成動作時的一聲“加油”,當患者失落時的一個鼓勵的眼神,在患者傷心是的一個笑話,當患者因成功而開心的一聲鼓勵,只是到患者的床頭去走走,問問今天的身體狀況,都為患者良好的心理發展鋪平了道路。我們的一個同學在外地做兒童康復,很善于溝通,因此她的病人參與治療的積極性很高。一個小孩從哭鬧著進來,到笑著做治療,主動要求做治療,這是作為治療師所必須具備的能力。與藥物和手術治療不同,康復治療更注重的是病人的主動參與性,怎樣把患者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這值得我進行深思,其中,溝通是必不可少。
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醫之路,連綿曲折。踏上新年的征途,我將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