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師發言稿600字
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接觸并使用發言稿的人越來越多,發言稿是一種實用性比較強的文稿,是為演講準備的書面材料。 今天小編在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有關于學校教師發言稿600字,供大家參考一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校教師發言稿600字(精選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好!
不知道在座的各位同伴們是否還記得,當年上師范時天天掛在嘴邊的校訓"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那是否還記得《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學生為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終身學習";也想起了上學時聽過的賈平凹先生的一句話"百無聊賴何為教,一事無成怎做授?"至今這些話語在我腦中盤旋……"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則師德為本"作為一名教師,一名能稱之為合格的教師,不僅要具備相應的知識與能力素養,更應該具有良好的修養。
我是一個容易感動,喜歡念舊,心存感恩的人,別人一句溫暖、肯定的話,一個鼓勵、支持的眼神,一個成長學習的機會;一次援助之手……都會讓我熱淚盈眶,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回想起從教十年來過往的一幕幕,我想起了剛畢業的那一年在--小學教書,清晨我走進教室,滿室飄香,入眼的是滿講桌黃燦燦的野菊花,只是因為在放學路上孩子看見我采野菊花,我告訴他們用這個花煮水頭發能更柔順;想起了那年冬天,在沒有暖氣的教室里,早出晚歸,手腳生了凍瘡,家長們挖來的黑乎乎不知名的野草根,只是因為孩子們見到我在黑板上寫字時那紅腫的手,想起了離開那所學校再次遇見家長那雙激動的手,那雙感動的眼神,只是因為孩子再也沒有逃過課;想起的很多、很多……而今再也找不到那份感動,經歷多年繁瑣、平凡的日子,我的心漸漸蒙上了塵土,心跳的越來越平緩,我常常捫心自問,這到底是為什么?
忽然間看到一句話,"不是生活缺少美,而是缺乏一雙發現美,發現愛的眼睛。"不忘初心,小水長流,則能穿石;人生的路上怎會一帆風順;幼教路上怎會沒有磕磕碰碰……不忘初心,牢記心中那份堅定的信念,始終如一,不輕言放棄,始終堅持心中那份最初的夢想,保持內心的寧靜、安然,面對浮華的生活……不忘初心,做一個正能量的人,有自己的信念、愛好、原則、信仰,寵辱不驚、淡泊寧靜、心靜如水,才能感受到云過天更藍,船行水更幽的意境。
不忘初心,一如既往的愛孩子,愛是尊重,愛是理解,愛是責任,各位幼教伙伴,即使山高路遠,天寒地凍,請勿忘初心,自己心中有陽光,才能播撒陽光到別人心中!
最后,我把這句話送給所有的同伴,與大家共勉:"教室里每一個不起眼的孩子,都是許多人心中的全部!"
學校教師發言稿600字(精選篇2)
我常常在我們的校園里也看到這樣的情景:許多同學的父母在凜冽的寒風中,默默地等待著未下課的兒女,給他們送來防寒的衣物,送來遮風擋雨的傘。而我們不少同學只知盡情享用,連一句感謝的話都沒有;有的同學對老師常年累月的付出不知感恩,卻對老師的一次真誠批評卻耿耿于懷;有的同學對班集體的照顧不知感恩,卻認為班集體與他無關……這些現象的背后,都是因為感恩心的缺失,其實,感恩是一種千古傳唱的美德。
中華民族的24孝中,更有“受人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訓導。西方國家也非常重視對“感恩”品德的引導,美國就有“感恩節”的設定,我們雖然沒有感恩節,但“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些我們小時候背的詩句,講的就是要感恩。我們常唱的《常回家看看》,唱的也是感恩。
感恩是一種美德,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代社會,我們僅有點成績,有點才能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只有具備了感恩品德,才能擁有和諧生活,才能擁有光明和前途。感恩是一種促進自己進步的重要法寶。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木匠是一個好工人,后來他想離開建筑業,老板舍不得他走,希望他再建一棟房子,木匠答應了,但是他無心工作,卻建了一座最差的房子。當他離開公司時,老板把那棟房子的鑰匙交給了他,說:“你為我們公司作出了巨大貢獻,我想把這棟房子送給你。”到這時,這位木匠后悔莫及。老板懂得感恩,工人卻沒有學會回報。其實,我們每一個人一生都在建造房子,為別人,也在為自己。作為子女,我們要多考慮父母的難處;作為學生,我們要多考慮老師的難處;作為教師,我們也要多考慮學生和學校的難處。如果我們都能待人如己,懂得感恩,就會在促進別人進步時,也促進自己不斷走向成功。
在這里,我向全體同學發出倡議: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學會感恩。
1、尊敬老師,對老師有禮貌,尊重老師的勞動,專心聽好每一堂課,認真完成各學科作業。
2、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無論是嚴格要求還是諄諄教導,是熱情洋溢的表揚還是苦苦的批評,我們的老師都是為了教會我們怎樣學習,怎樣做事,怎樣做人。
3、體貼父母,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4、關心集體,友愛同學。用心為集體、為他人做一些事情。
老師們,同學們,生命就像一條大江,時而有寧靜,時而有波瀾,有了感恩,你就有了力量,你就走的更遠,飛得更高!
學校教師發言稿600字(精選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寧靜致遠,潛心育人》。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古人尚修德,作為教書育人的教師,更應把師德放在首位。但是坦白說,剛剛看到“師德”這個演講主題的時候,有些犯難。因為,對于我,一個剛上任的年輕老師來說,不過是剛剛開墾了自己的一片田地,還沒有收獲桃李。所以,今天我想講的僅僅是對“教師”這一職業的理解以及我這些時間來的體會和感悟。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從小學到大學到研究生,老師對我的影響是巨大的。一個好的老師可能會使人受益一生,這一點我感觸比較深,也是我想當老師的出發點之一。作為一名教師,我很知足,知足于擁有這份高尚的職業,我想憑借自己的力量,哪怕很小的力量去為學生亮起一盞指路的明燈。我的老師們每一個都在做同樣的一件事——寧靜致遠,潛心育人。而各位老師這樣的工作態度也在深深的影響著我、教育著我。用他們的實際行動在告訴我,如何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而這句話便也成了我的師德宣言,同時更是我畢生所追求的目標。
“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作為高校教師,我們應該把講臺當成“舞臺”,而不僅僅是一個工作的地方,像工人的“工地”或者農民的“菜園”。我們不僅在要“臺上”揮灑自如,在“臺下”的生活中處處也要為人師表。教師的職業不僅得到崇高的贊譽,更重要的也被賦予過更多的要求。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老師除了要教給學生專業知識外,還要要以身作則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在學生迷茫疑惑的時候給他們指引方向。老師在我求學生涯中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也影響了今天的我。我受恩于老師,受恩與社會,所以今天我要用能力去回饋社會,同樣如我的老師們一樣滋潤下一代的同學們。
作為一名年輕教師,如果想在教師這個行業里成為物質上的大亨是不可能的,你想在精神的天堂里尋求物欲的膨脹,那就會無功而返。只有跳出物欲的幸福才是真幸福。真幸福從來不是依靠物質刺激產生的,就像真正的愛情從來不是憑借鉆戒與項鏈產生一樣。沒有哪一個工作會預先支付給你工作的幸福,除了教育。當你第一天上班,走進課堂,見到學生,同學們用那純真、熱情的眼光迎候你,那眼神就支付了一切。當你投入的工作的時候,你就會感受這份工作的意義和樂趣。年輕的我們在面對名利金錢時,或許有那么一刻有些許浮躁,面對人生觀價值觀的沖擊。身為老師的我們又該如何去面對,去履行我們的職責呢?我想“寧靜致遠,潛心育人”是最基本的行為準則。
在我的身邊,有這樣一支教師隊伍,他們除了教書育人,還利用業余時間共同學習,苦鉆業務,勇于創新,在教書育人的這條道路上,披荊斬棘,昂首闊步。
在我的身邊,有這樣一些老師,他們學識淵博,教學嚴謹,精心準備每一堂課,寫好每一頁教案,在三尺講臺上默默耕耘,撒播知識和道德的種子;他們是平凡的,普通的,沒有驚人的事跡,沒有輝煌的成就,就像一塊黑板,曾經寫滿了神奇和真理,最后擦去的是功利。
我國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捧出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就是對教師教學生涯的寫照。教師的職業注定平凡,淡泊名利,講究職業良心,才能在平凡中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如果把平凡而神圣的教師崗位看作個人謀生的手段,就永遠不會成功與快樂。在教師崗位上,沒有悠閑自在的舒適和安逸,只有默默無聞的奉獻。愛崗敬業是對教師職業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負責。
要培養學生的完善人格,教師必須先完善自己。那些把關心留給社會,把熱心留給學校,把忠心留給教育,把愛心留給學生,把真心留給同事,把耐心留給自己,用心去工作,用愛去育人的教師正閃爍著人格的巨大魅力。作為身負重任的社會一員,教師更應該積極地自我教育,在人格自我完善的道路上不斷前進。都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肩負的使命崇高,并且責任重大。雖然我們每天做的事情平平凡凡,然而這些事情卻連著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更連著祖國的前途,民族的未來。
教師,是一個神圣的稱呼;師德,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是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讓我們把心沉下心來,靜心教書,潛心育人,共同撐起教育的藍天,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當然,這只是初為老師的我的初步認識,很多地方還有待提高。路漫漫其修遠,我們還在不停的努力,不停地改進,爭取做一位合格的好老師。
學校教師發言稿600字(精選篇4)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有這樣一種東西,他承載著人們的希望,他看不見摸不著,卻能在人們的心中產生巨大的能量。他叫做夢想。“小時候,我以為你很美麗,領著一群小鳥飛來飛去;小時候,我以為你很神氣,說上一句話來驚天動地。”歌聲激蕩著我的青春歲月,那時的我就仰慕于神圣的教師職業,希冀成為歌中那美麗的角色。于是,懷揣著滿腔熱情和赤誠,經過努力,我登上三尺講臺,圓我的教師夢。當我融入到人民教師這個集體當中,我被這個集體所感動,從此我心中有了一個新的夢想。一個所有老師共同的夢想。工作不滿兩年,我不僅深深感受到為人師的艱辛和壓力,更多的還是艱辛壓力背后那無法釋懷的平凡和奉獻。
你可曾知道,多少次當老師走出家門,走向學校,走向等待著他的學生的時候。他的孩子可能正在哭泣著叫媽媽,他的老父親可能正在病床上打點滴,多少次他放棄了與家人的團聚,多少次他放棄了為人子女,為人父母應盡的責任。可是,是什么讓老師狠心放下哭泣的孩子,是什么讓老師含淚不顧生病的父母,是夢想,是那個所有老師共同的夢想。你可曾知道每日清晨,當許多人還在熟睡,老師已經踏上了上班的路。夜幕降臨,許多人已進入夢鄉,老師卻仍在忙碌工作。不知多少個日日夜夜,老師的身影總是出現在講臺前,課桌旁。不知多少次老師一邊又一遍為學生講述著那道題目,直到他點頭聽懂。可是,是什么讓老師忘記了休息,是什么,讓老師忘記了疲憊,是夢想,是那個所有老師共同的夢想!
你可曾知道在汶川地震中譚千秋老師用血肉之軀為學生擋住倒塌的樓板,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你可曾知道佳木斯女教師張麗莉在安全一線之時,卻依然推開身邊的學生,而自己卻終身殘疾。你可曾知道,湖北女教師周玉蘭任憑歹徒將尖刀刺向自己,而自己卻死死守住學生參加高考的準考證,最后倒在血泊中。可是,是什么,讓老師忘記了生死,是什么,讓老師誓死守護他的學生。是夢想,是哪個所有老師共同的夢想!懷揣著那個夢想,他們陪伴著學生成長,注視學生成才,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老師是一個奉獻的群體,堪稱太陽底下最神圣的職業,他們用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奉獻精神肩負起祖國和人民的重托,肩負起整個社會承前啟后的歷史使命。老師是一個英雄的群體,堪稱英雄的人民教師,他們用英勇無畏和大愛之舉,為學生筑起生命的長城,向世人展示了為人師表的精神風貌和崇高的人性光輝。老師是一個有夢想的群體,堪稱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他們用海納百川的博大胸襟,他們用忠于祖國忠于人民的赤子情懷,他們用自己一生追求的夢想,支撐著自己一路前行。
如果非要說請什么是老師的夢想,我想用一首小詩結束我今天的演講:是否有這樣一片天空,可以讓我自由飛翔;是否有這樣一方土地,可以讓我靜靜流淌;我不是高山,我只是一粒石子,我不是大海,我只是一支小溪;可是,我有我的希望,我有我的夢想,光陰輪換,歲月更迭,我會將我堆積成一座高山,我會將我匯聚成一片汪洋。我的學生只要你愿意,老師愿做你的鋪路石。我的學生只要你愿意,老師寧愿干涸為你汲取營養。因為父母希望看到你們成長,因為家鄉,需要你們年輕的力量,因為祖國會因為你們,更加繁榮富強。這就是一個老師的夢想!
學校教師發言稿600字(精選篇5)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有愛才有真情——這是我剛剛從-老師的演講中受到的最深感動。李大釗先生曾說,青年者,人生,人生之春,人生之華也。作為一名青年教師,-中“今天我以-中為榮,明天-中以我為榮”的校訓也同樣適于我們青年教師吧!
從青年教師間的初次比賽開始,我便發現我校老師每次都在積極地去準備,我想這便是今天我要演講的話題——愛崗敬業的體現!愛崗敬業說得具體就是要盡崗位職責,把具體事物一點一滴地做好,把工作時間一分一秒地抓牢。我們以什么樣的精神對待工作,決定著工作的成敗;以什么樣的態度面對學生,決定著學生的成長。
我深深地知道:我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陶行知先生說,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教學使我懂得了知識儲備的重要性,也深知要做一個合格的人民教師必須不斷地給自己充電、加油。多少個深夜,我一個人在臺燈下咬文嚼字,鉆研新教材,學習更多更先進的教學方法,迎接日新月異的教學改革;要緊的是萬萬不可誤人子弟;何況自己的教學功底還淺,更須加倍地努力。
和朋友們聚會時,他們往往羨慕我:“還是你好,一年有兩個假期,工作穩穩當當。”對此,我總是報之一笑,也不愿解釋,說多了,他們會以為我是言不由衷。要說工作量,教師的苦和累也許只有教師自己才能體會得到。寒來暑往,轉瞬間在教育戰線上我已經度過了第一個春秋,我依舊是一位資歷尚淺的老師,但回首這四百多個日日夜夜,酸甜苦辣各顯其間,摸爬滾打中我漸漸熟悉了教師這個行業,切實體會到了教師平凡而煩瑣的生活,體會到了工作的艱辛和巨大的壓力。
我的朋友也曾問我為什么工作干勁那么大?我笑而不答。我知道,學校的厚愛是我的幸運,職務的任命是命運的眷顧,在這個大環境中,中年教師們將家庭擱置一旁而全身心地撲在教學工作上;老教師如老黃牛一般埋頭苦干而不知疲倦。他們用自己的行動激勵著我們這些后來人,我的力量來自于對教師職業的熱愛,來自于一中,來自于我們協作互助的年級組,來自于學生的點滴進步。
教師的生活或許是單調的、枯燥的,但我們是幸福的而驕傲的。當我聽到學生真誠地關心和家長發自內心的感謝的時候,當教師節一條條傳遞祝福的短信、一張張飽含謝意的精致卡片飛來時,讓我的心綴滿了驕傲與自豪。我在心底里默默發誓,不為別的就為這些學生,我也要把工作干好,不求轟轟烈烈,但求踏踏實實。
青年教師,既是創造者,又是學習者;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既改變舊的教育模式,也改變自己。
愛崗敬業,誓言無聲。
謝謝大家!